“现金支付”到“扫码支付”
我出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乡村,那时候刚刚过了自然灾难,农村是很贫困的。村民们还过着那种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那时候的人民币有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还有伍分、两分、一分。钱在当时是非常金贵的,小孩子是没有机会接触到钱的,那时跟着大哥哥大姐姐去摘柏树果或者挖麻芋儿去采购站卖,能够换得几毛最多一两元的钱,我会买小人书或租小人书读。过春节长辈发几毛压岁钱,会去买一个竹制的响簧,再买几粒糖果……
那时候村民们很少到银行,身上的钱总是很少,没有存钱的需要,更不要说办银行卡了。要给外地的亲人寄钱,一般都是去邮局汇款。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需要交伍元的学费,家里穷得交不起,父亲去求班主任沈老师,左说右说沈老师同意解免了学费,我才正式跟着学哥学姐走进了沈家祠堂。后来每一学期成绩特别突出,期期都有奖学金,学费也就全免了。
后来去十里外的乡上读初中,早去晚归。中午在学校吃饭,抓点米在瓷盅里,有时加半根红苕,到学校了去伙食团加适量的水在瓷盅里,学校用大锅炉蒸,放学了去拿来吃,一般是没有菜的,都是家里带的泡菜。偶尔父亲会给我几毛零钱,自己去教师食堂买点青菜萝卜什么的,那就是我儿时偶尔的“现金支付”。
在镇上读高中了,离家三十多里,不可能每天早晚跑了。父亲就按学校规定,把谷子挑到公社粮站,换成票,拿到学校里,我就凭票去伙食团吃饭。每月父亲还会给二十几元的菜钱,拿着钱去学校财务室换菜票。每一次月末回家拿钱,看着父亲满是皱纹的手,我总是开不了口,父亲心里知道我是回家拿钱的,无论是去借还是卖粮食,总是在我离开时,把菜钱交我到手上,嘱咐我一定要吃饱,我的眼泪禁不住掉下来。
高中毕业,我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也没有经济去复读,选择了外出谋生。在离家不远的资阳做起了生意,才真正地有了“现金支付”。起初的生意是小打小闹,每天进进出出的现金只有一两千元,后来生意做大了,现金量也就大了起来。记得有次去内江购买白沙糖,量很大,光现金就装了一小包,在客车上提心吊胆,生怕钱丢了。
渐渐地收入高了,跟银行打交道就多了起来,于是办了第一张银行卡,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使用、如何注意安全等等。外出购物就再也不带现金了,而改成刷卡了,从“现金支付”到“刷卡支付”,银行卡就越办越多了。
历史的车轮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就推出了支付宝,开始了扫码支付,许多年轻人纷纷使用支付宝。以前,人们都用现金来付款,出门不能忘了带钱包。现在有了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功能,带着手机就可以大胆出门了。
阿里巴巴公司推出支付宝是为了配合淘宝购物,为交易双方提供中间担保,让网上买东西更有安全性。因为网上购物,店主和客户是不见面的呀,如果店主发了货,客户不给钱,那怎么办呢?又或是客户给了钱,店主不发货,那又怎么办呢?有了支付宝,人们买东西就先把钱放在一个中间的平台上,不属于任何一方,店主知道你付了钱,就把货发给你了,等你收到货后,就点“确认收货”,钱就到店主手里了。如果你不喜欢或不满意这个货,就申请退货,钱就又回来了。
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可以发信息、语音、视频聊天,还有扫一扫“扫码支付”功能,一时间风糜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仅许多年轻人在用,许多中老年也下载微信,用起了“扫码支付”。
自从移动支付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就已经没有了现金的影子,商铺里面大多都是扫码支付,最多的就是支付宝和微信。人们从吃饭、购物、看电影、菜市场买菜到搭公交地铁,你能想到的消费场景,基本都可以用移动支付解决。
如今电子信息迅猛发展,支付结算方式也在日新月异。吃饭团购,出门滴滴,红包用微信,转账用网银和手机银行,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方式,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模式,
从“现金支付”到“扫码支付”,不就是新中国七十年来巨大变化的一个见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