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请你思考一下一个问题:
工作对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是赚钱的工具?
还是获得自己想要生活的手段?
很多人认为工作的意义无非是赚钱而已,把工作视为人生中的“必要之恶”,将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抱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态度,不是自己的工作绝不多干,加班的事情能避免就避免,六点钟下班,五点五十就开始收拾东西。
而与之相反,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身上有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办公室里最后一个走的总是他;
常常喜欢去参加其他部门的营销会议,总喜欢“没事找事”;
周末的时候也不肯老老实实歇着,看到什么值得学习的文章就会甩到工作群里......
我一直好奇他们那么拼命工作的源动力来自哪里?
他们和我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2
在《干法》中,稻盛和夫将人分为三种类型:
1、不燃型: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人;
2、可燃型:点火就着的人;
3、自燃型:没人点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人。
而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在同龄人中升职涨薪最快、成长进步最多的往往是第三种人——自燃型的人,他们有极强的自主驱动力,长期处于学习区。
他们不认为工作是一种任务,相反的是,他们认为工作很有意思,他们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而是在被人吩咐之前就自发去干。
当你在假装没看到工作群里的消息的时候,自燃型的人精力充沛到半夜都在群里积极出谋划策;
当你在极力推脱那些不属于自己份内的工作时,自燃型的人总爱多管闲事对其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
当你摆手摇头说自己“我不会”的时候,自燃型的人"傻"到揽活上身,一口一句“我来试试吧”......
他们不一定比别人更聪明、更擅长工作,但他们身上往往散发着一种对工作的热情,这种热情就像是《星际大战》中能够让人获得宇宙中巨大力量的“无限原石”一般,给他们的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自燃型的人,她是大四的实习生,也是同事口中的“小才女”。
为什么会这么称呼她呢?
因为她不仅会设计、手绘、剪音频、还会写文案、排版、做运营、摄影......
然而她并不是一开始样样都会的,因为我们公司的实习生不多,所以部门里的其他人都会私下里把自己的工作“甩”给她来做。
如果遇到不会做的,她不会说:“啊,这个我不会......”
而是欣然接受说:“好呀,我没做过,不过可以试一下。”
她的qq签名是:“请尽情压榨我,让我成为一个有利用价值的人吧。”
而她也的确让人觉得“物超所值”——拿着实习生的薪资,做着好几个人的工作。
所以虽然实习不到一年,但她的成长速度极快,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很满足很快乐,这种状态让我这个老员工也感到强烈的危机感,我开始怀疑,以前把赚钱当作工作的唯一目的的观念是不是错误的?
如果工作的意义不是赚钱,那么我们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工作观呢?
对于这个问题,稻盛和夫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热爱你的工作,像谈恋爱一样迷恋你的工作。
3
热爱工作是一种投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