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做外贸的人都熟悉,在中欧班列兴盛之前,与俄罗斯和欧洲的贸易,除了海运就是走阿拉山口和满洲里。近几年中欧班列繁忙起来,霍尔果斯的势头压过了这里。在我拍阿拉山口的时候,看到有列车挂着中欧班列的车皮,但不是整列。
百度上说:阿拉山口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口岸,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境内,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部的桥头堡。它包括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此外还有原油管道运输,是国家一类口岸。
阿拉山口是介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宽约20公里,长约90公里的一个宽阔、平坦的通道。他北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阿拉湖,南接中国艾比湖,北段属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塔尔迪库尔干州,南段属于中国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平均126毫米,年平均气温8.1℃,海拔在190-340米之间。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江苏连云港,西出新疆的阿拉山口,终点为荷兰的鹿特丹港。在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西大铁路干线构成,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七个国家。全长10800公里,比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省去1100公里,是“一带一路”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9月3日一早,才睡了两个小时,就被起早看日出的大妈们吵醒,她们还以为我是宾馆服务生,因为看到我从大堂的帐篷里钻出来。
100元的借宿费,像是接到了便宜似的,精神抖擞地趴在大堂会议桌上修片、码字到凌晨四点才睡。苹果电脑除了处理图像比windows快点,真是一无是处。那天运行得出奇的慢,连不上酒店的wifi,竟然也连不上苹果手机的热点。后来才发现,还得重启才行。本来想拿它当丫鬟使,却没成想娶回个公主,中看不中用。
匆匆吃完早饭,收拾行李装车出发。离开赛里木湖,然后驶离G30高速,经过博乐市向北奔向阿拉山口。
由于都拉塔的老韩早已为我联系好边检站的副站长,他的师兄,我最大的担忧没有了。
以前干外贸时都没机会来这里,今天却以另外一个身份造访,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许多年前的进口大楼、亚运村、久别的同事们。
没有想到,离开阿拉山口时还看到了老东家,泪奔啊,这是后话。
到的当天下午,我的车直接开到国门下面,寻找机位。机位都非常好,只是一没有国旗悬挂,二是国门高大,机位近了会使建筑物产生畸变,最理想是在国门外侧边防军的岗楼上。
在阿拉山口国门,国旗的悬挂,意味着一方有事请对方会晤。就只好放弃。
上岗楼,那得向团部请示。也只好放弃。
还有个不利因素是,阿拉山口风大,刮得天空万里无云,湛蓝的天空,在日出日落时,没有一点光影和背景的变化,而且两侧的无论阿拉套山还是巴尔鲁克山,都离得很远,相距20公里,根本收不到镜头中。
这是第二天拍的日出延时的一帧,太素了。
上午,在副站长的批准下,战士小马带着我在国门两公里开外寻找角度。前面说过,阿拉山口市位于两个平行山脉之间的开阔地,这个开阔地有20公里宽,阿拉山口市就像个弹丸之地,而国门及所在区域的规划,都是低矮的建筑物,离居民区,行政区都很远,国门就是个孤零零的门,伫立在荒野之中。与之相伴的就只有风力发电的风车阵了。
下午,太阳西垂的时候,国门的上空居然出现一条窄窄的云带,它与风车阵构成国门的律动的背景,我终于拍下了这段延时。
为了这段来之不易的成果,晚上我邀请副站长吃个夜宵。由于他工作忙,来口岸快两天了,我们都没见上一面,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我才不顾一切地一定要请他吃饭。
他带着教导员一起来的,其实他那时还在带勤,我们只坐了不到两个小时。这中间还发生了个有趣的事。酒过三巡(只有我在喝),我佯称去卫生间,实则是去付酒钱,这也被他们识破而没得逞。
副站长在阿拉山口当了18年的兵,教导员也有12年了。他们都是很有故事的人,我觉得《跟我串国门》如果能拍成纪录片,他们都将是非常鲜活的人物,在新疆这个国内和国际上敏感的地区,为祖国的安定所作出的奉献,都是很好的故事。还有都拉塔、吐尔尕特、巴克图、吉木乃,以及那些我已经去过的和将要去的。
为了这些共和国的卫士,即将脱下军装,依依不舍军旅生涯的人们,我要努力!
再见阿拉山口,回见我的老东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