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时期,人类依靠打猎采摘为生,一天大概花四五小时,便可以维持一天生活所需,其余时间嬉戏打闹,享受生活。进入农业社会,人们懂得种植小麦,训化了动物,变成家禽,使得生活无忧,丰衣足食,却也把原本更多的自由,绑定于劳作,早出晚归,劳动于农田。”
这是《人类简史》中的一段关于农业革命的新异的论述。从这一角度来说,作者的根本论点在于,进入农业革命,是进步的。因为人类掌握了土地这一稳定的生产资料。但是人类是贪婪的。如果在掌握生产资料的同时,保持种群的稳定,那么人类就会获得财富上的增长,而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被土地所绑架。是的,农业革命是好的,但是人类总想通过这种进步来使自己的种群增长。啊,他们再一次被孩子,父母和社会绑架。
从社会的角度上来说,无疑这是进步的。但是从个人来说,当社会进步绑架了个人,并不给予个人足够的尊重和认可,而只是作为社会进步的燃料。也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时,那么,人作为历史的微不足道的一份子,所产生的宏大命题下的无力感,是怎么也无法迫使其认为这是于人类有益的。
作为个人,我们从中所得到的观点是,物质的暂时增长绝不能引起个人需求的超比例升级。是的,我们作为物质的主人,本应该是个人的,是自由的。但是物质确刺激着你,这种刺激,在今天被叫做消费主义。想一想那些广告。比如可口可乐,广告并不是宣传可乐如何好喝,品质如何高,而是一群朋友在“开怀畅饮”。没错,这就是消费主义暗示。个人的需求是好喝的饮料,但是好喝的饮料太多了,那么就发掘你新的需求,比如社交。这个广告让你认为,啊,喝可乐就会产生社交的快感,社交也会刺激可乐的需求。但是仔细想一想,社交和可乐好像是毫无关联的。这就是消费主义。同样的,房子的广告也是。往往不是宣传房子的质量怎样,价格怎样(因为以前还没到价格战的时候),而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是的,生活是得有一间不错的房子,但是是要有一间面积超过需求,地理位置超好的房间嘛?显然不是的,一个好的房子和一个好的妻子,哪一个是这种生活最重要因素?显然是一个好的妻子。但是,我们还未成家,就盘算着先贷上几十年的款,来奔向这美好的幸福生活。等等,是不是不对,贷了几十年的房贷,我挣的钱呢?这些钱难道不是应该用来使我幸福的嘛?空有一间大房子,却成为了钢筋水泥的奴隶,那是你的家?一个月几千上万的房贷,住宾馆也不过如此。我所提倡的,不是不买房,而是在自己的能力之内的范围买。剩下的钱,用来作为和爱人日常生活的基础,因为其乐融融的家庭,一个合适的爱人,才是最重要的。
千万不能让自己凌驾于物质之上,因为物质是我们时代的神!敬畏物质,合理的掌握物质,才不会变成神的信徒,最终是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