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
王延平 || “装”的心理学意义

王延平 || “装”的心理学意义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21:38 被阅读21次
沐浴新阳光,学习爱的艺术

一直把“装”作为贬义词的我,读了李老师的文章“装:假作真时假成真”(见下方链接),认识到“装”在心理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装”是一种实用的技术——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就是基于“行为影响认知”提出的认知治疗技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找出合理信念后,让求助者假装相信这一合理信念,并找出与合理信念相一致的行为,让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表演这些行为,演得越逼真越好,求助者从这些行为中获益后,会逐步接受合理信念。

“装”这一技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很有意义,正如李老师文中所写的:

每天装出很高兴的样子,您就会高兴起来;逢人就装出喜欢别人的样子,人家也就喜欢您了。

“装”是社会化的代名词。

李老师文中写到:在心理学的视野下,“装”就是社会化的代名词,正是借助于“装”,我们才能保持着健全人格的“外圆且内方”。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比人低级,要么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114页) 

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与社会化程度密切相关,李老师在课堂上将人的社会化程度分为四类:社会化、未社会化、反社会化、过度社会化。

社会化程度

社会化(内方外圆):属心理健康的人群,内有真实自我,外能圆融处世。

未社会化(内方外方):心里怎么想怎么说,你骂我一句,我必骂回;你打我一拳,我必打回,呈现出自然人状态,不适应社会。

反社会化(内圆外方):硬的怕,软的欺;见了亲人是狼,见了外人是羊。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也是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

过度社会化(内圆外圆):自己不出头,让别人出头,信奉“枪打出头鸟”、“明哲保身”,做人做事没有原则,俗称老好人。

读了李老师的文章,对社会化程度的分类有了新的理解。

可以把“方”理解为自己本来的样子,自然人的样子,如果我们内在什么样外在表现也是什么样,即一点都不装,这是未社会化的表现,显然不能适应社会,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是兽类,就是天神”。“方”让人锋芒毕露,“圆”则为社会化的圆融、圆滑,需要个体为适应社会而对自己的本来面目加以巧饰,即“装”的过程。如果对内能做自己,对外能适度地装,则对内能保有自我,对外能圆融处世,这就是社会化的表现,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装的过度,对内对外都进行巧饰,这是过度社会化的表现,会丧失真正的自我。如果对内装,对外则不装,则对内缺少做人之本,对外缺乏处世之道。

“装”中有大学问,它能改变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认知,能使我们保持健全人格的“外圆且内方”。

李克富 || 装:假作真时假成真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装”的心理学意义

    一直把“装”作为贬义词的我,读了李老师的文章“装:假作真时假成真”(见下方链接),认识到“装”在心理学中有着重要的...

  • 王延平 ||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学意义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意义,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启发我们的智慧、...

  • 王延平 || 心理学与炼金术

    人类的认知就像一只小木筏,漂荡在神秘的汪洋里。处在这种情形里的人如果不喜欢水的话,就会非常不幸。而让自己快乐的唯一...

  • 王延平 || 抑郁的价值

    放弃某种心爱之物——至少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必然会带来痛苦,但这也是心智成熟所必须的,放弃意味着成长。因放弃而感到抑...

  • 王延平 || 爱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

  • 王延平 || 强化的力量

    我们的关注和赞扬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我们所强化的“目标行为”是什么?如果我们的关注导致了不良...

  • 王延平 || 父母的过错

    我们爱某样东西,就会乐于为它付出时间。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到: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不少青春期的少年,...

  • 王延平 || 进化的奇迹

    在我们的一生中,心灵获得成长的机会无穷无尽,而且没有任何限制。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到:心智的成...

  • 王延平 || 健康的奇迹

    我们生存至今,是得益于一种比本能更奇妙的力量。我们不妨认为身上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对抗我们的心理疾病、身体疾病和...

  • 王延平 || 责备的规则

    派克在“责备的规则”一节中,把那些不会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人称为说谎的人。 派克在文中写到: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装”的心理学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u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