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斋五步与临帖

心斋五步与临帖

作者: 品墨悟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09:28 被阅读0次

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学习书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帖,而临帖,首先要学会放下所学,才能汲取新知。

《庄子·人间世》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段讲如何达到道的境界,这里做简要分析。不用耳听,是因为耳目感观接物易起是非分别之心;不用心听,是因为“心有知觉,犹起攀 缘”。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心斋为道教斋法的最高层 (供斋、节食斋、心斋 ) ,指疏沦其心,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掊击其智,断绝思虑。见《云笈七签》卷三十七《说杂斋法》。

心斋五步与临帖

第一步“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说是念头。当开始临帖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杂念如果不扫除干净,工夫很难做得好。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念头归一了,就开始临帖,用“听”字诀。普通所谓听,本是用两个耳朵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决不是听声音。人们就要发生疑问了:既说是听,必有所听的对象,不听声音,又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今日特为指出,初下手就是听鼻中呼吸之气。凡呼吸系统正常而不发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勿用耳听”;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此处又引起问题了;心是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它来听?心所听的对象是气,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若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答曰:听息的工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段暂时的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气,使心和气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此处虽仍旧“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他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

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初下手做工夫,注重在“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重“听”字诀;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于执着,再后就要用“止”字诀了,所谓“听止于耳”,就是教人不要再着意于听。此时,功夫已渐渐的入于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是符合之义)。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了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以前由浅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的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工夫时候,心里常常想着要虚,反而不能虚了。全部工夫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工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若问如何叫作先天,这件事已越出疗养法范围之外,此处不必深谈。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身中神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大家看到这里不禁要问,这是讲心斋还是讲临帖,我想说心斋是修行内在功夫,临帖是一门具体修行的功课。做功课,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要懂得内外兼修,依道而行。自古以来,写字就如一个人的心电图,见字知人。也正因字如其人,我们亦可反过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与节奏。这个过程先是让身体静下来临帖,再通过临帖让心静下来、慢下来,不再焦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相关文章

  • 心斋五步与临帖

    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学习书法,...

  • 张昉行书欣赏

    行书如漫步,悠哉悠哉乎, 心手不相应,难有从容度。 临帖复临帖,放心复放手。 未技与小道,功夫不可偷。

  • 阙簃斋摭录四则(32)

    阙簃斋摭录四则(32) 杨府 1,毛泽东与田家英论习书,曰:“千万勿临帖,临多则入人窠臼,成一书奴。我则只读不临”...

  • 虚者,心斋也-4.29第九天

    孔子给颜回指出大道,让颜回先进入“心斋”,颜回问,何种状态算心斋?孔子说:虚者,心斋也。古诗文网上对心斋状态是这样...

  • 写一些书法小品

    经常临帖,偶尔创作。小品练手,笔墨走心。

  • 心斋

    久居山城不识人, 踏足市井亦无门。 不羡他人诗酒花, 赤诚执教是心本。 ——2018.4.28

  • 心斋

    斋者,大扫除也。心斋:就是心灵大扫除也。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吃素,即使是朋友请客聚会,或者是参加婚宴,他们执...

  • 心斋

    《庄子·人间世》有寓言借托孔子和弟子颜回的对话,提出了“心斋”一个全新的概念。并指出这不是祭祀之斋,而是精神上心灵...

  • 心斋

    “这个假期太长了。”这句话这段时间我前前后后说了好几遍。 舍友即将会升级成准爸爸,一边收拾东西...

  • 心   斋

    白钰群 2010 .4.18 把夜坐成一片 磨光的蒲团 点燃星火稀疏的香烛 我沐浴神圣的 思念 无数次披衣坐起 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斋五步与临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xa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