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周车市回顾(7.22-7.29)

一周车市回顾(7.22-7.29)

作者: 我是张小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13:45 被阅读0次

    从开始想写点东西到正式落笔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一直想解决“写什么”、“能坚持多久”的问题,到后来发现靠“想”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做怎么能知道效果,我是个行动派!今天终于正式开始,就从最熟悉的职业入手吧。至于能坚持多久,就看自我改造的程度吧。

    “一周车市回顾”系列主要对刚刚过去的一周,汽车市场发生的大事进行总结及解读。因为我暂定会在每周日做这样的回顾,因此把“一周”定为上周日至本周六的循环。所谓大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暂时会筛选影响范围较大、发生在重要领域的事件,有可能是新车上市,也有可能是销量波动。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广泛贡献你们的看法,也希望我的写作水平以及对行业的理解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得以高速提升。

    汽车超市模式暂不被看好

    7月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开始正式执行,之前各大行业公司也从不同角度分析对整车、备件销售模式及厂、商关系的影响,一些零售巨头也在纷纷布局汽车销售业务板块:

    3月国美发布“国美汽车2017战略”,并将大部分门店的一层改造为汽车展厅,实行“汽车+家用电器”的综合卖场模式;核心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总代理商和汽车经纪人模式,搭建品牌经销商以外的全新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同时为主机厂和合作商家提供优质车源等议价对接、金融政策服务;而是解决经销商金融政策、仓储物流、销售线索及二级网点稳定性等六大痛点”(具体没有看明白国美想怎么做,尤其是介入厂家和商家之间的资源、议价和金融服务,想问国美,你做电器零售的想怎么介入厂商之间?还介入的都是核心业务?)

    5月神州开展“买买车”业务,宣称其与厂商、4S店、进口商简历合作,通过包销和代销的方式,线上导流,线下销售;

    其中更引人注目的是苏宁的汽车超市,7月南京正式开业,主要业务范围也最广,从整车销售、养护用品销售,到汽车金融、融资租赁,一直到售后维修均有所涉猎。首家超市引入4S店,后面想做开放平台,同样,还是看不明白想具体怎么做。

    各家有不同的重点,但是想做平台的这个想法很明显。新政提供了契机,今后就看商务模式如何走通了。

    进入正题之前,先说说新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执行近1个月的时间里,究竟对汽车销售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影响力有多大?

    7月上半月有幸在项目中走访过一些经销店,有机会与主管销售的经销店员工有过交流,由自主品牌,有合资品牌,有量产品牌,也有豪华品牌。从他们的口中得知,7月初店里已经有一部分客户(其中有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购车客户,而是只是做市场调研的记者、主机厂员工等)拿新政作为价格谈判的筹码:拒绝在经销店买保险、拒绝交金融手续费等。但是对于久经市场检验,什么客户没有见过的经销店来说,不同品牌的应对办法也是不出意料的一致:通过不同的报价策略“说服”客户接受经销店的报价组合。举个例子:一辆车官方指导价假如是10万,在店内买保险就是9万,如果不在店内买保险就是原价,或者说店内暂时没有现车,要先交定金等资源,具体等多久,不知道。这种方式也很好用,基本上100%的客户还会按照原来的模式在经销店里买车,之前曾热议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好似一阵微风,拂面之后,带着些许炎热和燥气消失的无影无踪。但即便如此,经销商也认为新政还是对销售产生了影响,即使在当前产品供不应求的奔驰经销店里,负责人也在抱怨“之前10分钟就能搞定的交易,现在要半个小时,因为要跟客户解释”。(这里仅讨论新政对汽车销售双方的影响,不涉及收手续费是否合理的商业伦理等内容)

    回归正题,这周确实看到几大媒体也在讨论虽然有新政的引导和支持,但“汽车超市”这种销售模式仍然面临很大困难,短期可能活不下去,更遑论与4S店抗衡、颠覆当前的销售模式了。

    1. 巨大的运营成本。开4S店是很费钱的,首先,要有地,“有一块可以长期(使用期限方面不同品牌的要求可能不同)使用的土地”几乎是所有汽车品牌在招募经销商时的硬性条件之一,而且对地理位置、周边设施等都有要求。现在不管是在几线城市,买一块地甚至租一块地的成本非常之高就不说了。第二大的成本就是库存,要想卖车,首先得向厂家采购,而且厂家一般每月都会有批售的任务,虽然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提供金融服务,但是资金成本非常高。汽车超市如果同国美、苏宁有现成的商场,可能不需要重新建店,这部分成本可以适当降低。

    2. 经销商盈利缺口。卖车不挣钱,几年前经销商就在说,今年尤为严重。大部分经销商都很重视厂家每年动辄上万千,小则几百万的销售返利,至少这能让经销商年末的财务报表看起来不那么难看。

    3. 厂、商关系。4S店是一种授权销售模式,经销店按照厂家的要求建好一个店面,做好基本配套就可以正常营业了。近几年厂家越来越重视经销商,帮助经销商做盈利提升、根据经销商反馈调整订单模式等,都在表明经销商体系在厂家经营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经销商已经作为品牌的一部分纳入厂家的日常管理中。据我了解,戴姆勒入股15%到利星行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厂、商利益在资本层面正式达成一致。

    巨大的开店成本、品牌对旗下4S店的大力支持是4S店与汽车超市的最大的不同,这最大的不同的直接体现就是成本、成本、成本。汽车超市需要高成本、高资金流动性支撑,在汽车销售不挣钱的前提下,如何盈利是个大问题。所以上述三家的野心也不仅仅是做汽车超市。究竟会发展如何,拭目以待。

    500强

    7月20日,2017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其中中国6家车企上榜:上汽(排名41)、东风(排名68)、一汽(排名125)、北汽(排名137)、广汽(排名238)、吉利(排名343)。

    全球车企里面,排名第一的是丰田,总排名第五,其次是大众、戴姆勒和通用。

    不过,这个榜单是按照营业收入排序的,且不说营业收入高不一定代表利润好,就说不同的公司对于“营业收入”是否有不同的核算体系,就不说了。这个榜单,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太在意。

    八卦:戴姆勒反水,争做“好学生”

    如果问你上学的时候最讨厌的是哪些人?我想答案里肯定没有一直埋头苦学的学霸,也没有天天打架上房揭瓦的学渣,但肯定有在你面前明明说好要一起保守秘密,转眼就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之下实话实说的胆小鬼&叛徒。

    没错,戴姆勒最近就做了一次这样的事。

    据说这个事情是这样的。近期欧洲反垄断部门正在调查一起众多品牌相互勾结以压低关键技术设备(包括排放设备)价格的指控,其中有大众、戴姆勒、宝马。而且在近期一份声明中,欧盟委员会部分证实了德国一份周刊的报告,该报告称各大汽车制造商代表定期会面,就汽车零部件的技术规格达成一致,而且此做法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最近。

    7月25日,戴姆勒向德国反垄断管理局“自首”,承认参与非法垄断,并检举了大众、宝马、奥迪和保时捷等品牌。随后,宝马表示,此举“已经严重破坏了宝马对戴姆勒的信任”,并暂停与戴姆勒集团未来合作项目。

    值得八卦的是:有人说两家即将合作的项目是共享出行,用以对抗Uber;也有人说,这件事还会涉及政治层面。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有更多消息欢迎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周车市回顾(7.22-7.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xr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