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复旦教授申小龙:“夕阳西下,你是不是只会说‘卧槽’”

复旦教授申小龙:“夕阳西下,你是不是只会说‘卧槽’”

作者: 1247a6991329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8:28 被阅读0次

文 | 吴习溱

图 | 网络

编辑 | 林海慧

围炉 (ID:weilu_flame)

申小龙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前言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大量复制的流行词汇呈指数式蔓延。他们逐渐统治了年轻人的词库,流行词纷繁复杂社会动机背后有着怎样的共同文化理据?我们应该批判还是顺应?由表及里——语言的文化理据又该如何分类?差异化的文化理据是否导致了不同的语言各有所长?具有不同特长的语言是否存在着共通的普遍逻辑?

溱=吴习溱

申=申小龙

溱 | 申教授您好!您曾提到,社交媒体时代的当下,部分新造的词句可以一夜之间变成一个“量产式”的东西。比如,2017年盛行的“佛系”一词,也一度占据了大家的日常用语Top10前三,朋友圈也曾一度被自封佛系毕业生实则拼命三郎的大佬们占据。对于这些现象,您曾经介绍过一个法语词“Kitsch”,您当时把它翻译成“媚雅”,也许用它来概括这些大量复制的流行元素再合适不过了。申教授您曾谈到,这些所谓的“媚雅”词语的流行的根源在于容易大量复制,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隐藏在这些“媚雅”式语言背后的共同文化理据是什么?我们应该去批判还是去顺应?

申 | 有理据地使用流行词就不是媚雅。说任何一个词,只要内心有共鸣就不是浅薄。然而许多人使用流行词是因为懒惰,无暇或不愿意审视自己的内心感受,以“我加入”来证明自己还存在,还是潮流中人,这才是“媚雅”。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是不会轻易加入的;就算加入,也一定会使用差异化的语言,有自己思考的痕迹在里面。有感而发的人,他的语言一定不会是平滑的。所以检验媚雅的方法就是语言是否“粗糙”即差异化。现在令人目不暇接的新词语很多,我们要静下来好好思考是很不容易的。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要证明自己还存在而且不落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加思考地使用流行词语。

溱 | 看来区分媚雅与否关键在于使用的语言是否是经过独立思考的差异化语言!那我在想,词语本身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呢?有的词语就是很容易沦为“媚雅”?比如,“卧槽”这个词。比方说,我好朋友早上遇见好看的女生,对哥们儿说“卧槽,她真美!“;中午回到寝室看见室友还没起床,会说”卧槽,你还在睡!”;傍晚,和几个兄弟骑行到外滩,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卧槽,这夕阳真壮观!” 这显然已经演变成了无意识的口头禅。这一类的词语好像不太可能差异化?

申 | (笑)这个词很特殊!如果严格地说,“卧槽”这个词语很早就有了,不算是一个网络新词!它和英语里面的“Fuck”是同义的。在使用的过程中,这个词渐渐地变成了一个语气词。不过一定要讨论这个词的话,你也是可以把它说的不那么“媚雅”的,当然就要适合你说话的语境和对象了!(笑)

你看最近流行的“小姐姐”这个词其实可以更加客观地说明这个问题。“小姐姐”这个词的含义是这样的——对于那些实际年龄比你大,但是你又不好意思说人家年龄大的女性,折中的办法就是叫“小姐姐”。“姐姐”表示尊重,“小”表示赞美她年轻。这个词汇大家已经基本都接受了,这里面一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在这种具体的语境之下,相当于是我们接受一种文化理念,如果你不接受,你还怎么去社交呢?这是不同于“媚雅”的另一个层面的思考。

我并不反对年轻人去模仿去跟上潮流,因为这是正常社交的必要途径;但是我更觉得,我们在模仿的同时不能养成懒惰、不加思考的习惯,这样你的语言就太平滑了。语言一平滑,精神就枯萎了。

溱 | 重在思考不随波逐流!如果说同一种语言尚且有着背后的文化理据,那把视野再扩大到世界范围的话,由此也引发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理据。您也曾经反复强调,“我们研究语言要考虑到文化持有者内在的理据”。那我好奇的是,世界上语言的文化理据按什么标准去分类呢?按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还是按照思维方式?

申 | 其实,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和比较不同的文化,文化之间是不可通约的。现实的情况是,当你建立一套衡量标准的时候,这些标准无一例外来自欧美文化。很多学科的范畴术语号称“普遍语法”,其实都植根于欧美文化。人类文化当然有深层普遍性,但这种共性的认识不是肤浅的,它是深藏在对文化差异的深刻体认之下的。如果对非西方的文化不了解,就建立不起世界范围的标准。普遍性的东西是从差异性的东西那里归纳出来的。人文科学不管哪个领域,现在都面临这个问题。在现在这种语境下,我们要追求普遍性,就要付出牺牲文化差异性的代价。在学术现代化的西方强势语境下,我们的视角被欧美的理论先入为主了。我们的本土理论建设意识和能力都太弱。其实,中国文化是可以为人类文化做出很大贡献的。中国的文化是和欧美文化在很多二元价值上是对立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性的,欧美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

溱 | 可不可以推测,在不同的维度上,不同文化理据的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相当于是各有所长?比如,汉字的特点天生就方便了中国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诗的国度?而德语有复杂的形式变化,又继承了拉丁语以来的“形式+内容”的二项式结构,被称为有着“从空间到非空间”的抽象逻辑传统,这就使得我们使用德语更易于表述哲学的概念?而事实上我们发现,历史上很大比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音乐家都是以德语为母语的。由此观之,如果细化到某一方面,是否确实存在语言适合性的高低呢?

申 | 我们大致可以说欧洲的语言是科学语言,汉语是艺术语言。不过汉语的一个长处是同样可以用欧化的形式追求科学性,我不知道欧洲语言能否像中文那样追求艺术性。

溱 | 嗯嗯,是的!举例来说,我们可以来横向的比较一下对比英语和汉语。比如,您曾在课上举到一个例子:客机餐桌板下面的同一句标语,汉英的表述逻辑是不一样的——汉语是“请坐下,系好安全带”,英语是“Please fasten your seatbelt when you sit down” 。这里很显然地表现出英语与汉语不同的思维逻辑——中国人的表达习惯认为我们是先坐下才会去系安全带,所以按照时间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来组织语言;英国人则认为系好安全带是主要的语义,所以先说系好安全带,再说时间状语。对于这个例子,我一直在想,其实从技术上汉语也是可以像英文那样表达“请系好安全带,当你坐下时”,但说起来就感觉怪怪的,总觉得我像个刚学会中文的外国人!但是如果我用中文的逻辑来说英文“When you sit down, fasten your seatbelt please”,或者干脆说“Please sit down and fasten your seatbelt”其实这种表达在英语的语境下也是经常的,大家也不会觉得别扭。我就猜想,中文的朴素逻辑(Soberly Logic)似乎更像是一种普遍逻辑(Universal Logic)?

申 | 你这想法很大胆,但是需要去实证。不过我们首先要肯定欧洲的形式逻辑是有它的优势的,它可以很清晰地认识事物, 这是“焦点透视”。但是这种焦点透视的劣势就是焦点清晰之后,非焦点的东西就模糊了。然而汉语的思维逻辑是整体性的,必须照顾到相互关联的各方面,不愿意为所谓的“清晰”“明确”而切割现象,付出不真实的代价,所以汉语是“散点透视”的。中西文化之间当然可以也应该相互借鉴。在其他方面也是这样的,现代医学中开始注意环境、注意关联、注意个体的不同,这都是中医思维,而中医的中成药就是西医思维。

汉语的这个样子,根本上和汉字这种表意文字有很大关系,使用表意字才会有这样的汉语文化;同样,欧洲的拼音文字和形式逻辑也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你提出这样的假设,第一步就要去实证,至于在理论上怎么说是后续的事情。

不过现在英语的发展随着它的国际化而趋简,它的形态标记不断脱落,变得越来越像汉语了。

溱 | 反过来说,中文是不是也更像英文了呢?像我们写文章都希望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会添加很多的逻辑词,这是不是一种欧化呢?

申 | 只要刻意添加逻辑关联词,就失去了汉语味道。我们经常对外国学生说,把你们写的中文句子中的关联词语尽可能去掉,语言就自然了。中文思维认为,形式的限制越大,意义的涵量就越小。这也是欧化带来的缺点。欧化强化了结构的限制,语言由精密转向平滑,失去了汉字造句的一大优势——灵活自由,从此语言不再粗糙,不再充满差异性。语言真正地变成了现代化的工具。

事实上,整个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工具化的过程。我觉得在这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汉语以及汉语背后的中国文化是对人类的一个拯救!因为汉语既可以人为地通过欧化做到很精确,也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实现语言的诗意表达,在简洁自然和差异化表达中做到修辞立其诚。以前林语堂曾说汉语是“女性的语言”,汉语更多地反映了女性的价值观,更接近人的本质;这和海德格尔所说的人在语言中“诗意地栖居”中的“诗意”异曲同工,只不过中文做到了极致。

溱 | 哦?女性语言?这个真有意思!这让说汉语的男生很尴尬!(笑)

申 | (笑)这只是风格化一种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当你用欧化的语法来说中文的时候,你的语言不容易有质感。说起欧化语言的时候,你会中规中矩,切割清晰,一览无余,你的语言就开始平滑了,格式化了,像带着面具。我看你们的期末论文,只要是独立思考、有感而发的,语言就粗糙,文字就有质感,我自然就会看得很慢,而且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而那些语言空转、中规中矩,甚至花拳绣腿的写法,我自然就会一目十行,因为我找不到差异化的亮点。好的语言都是像地道的中文这样粗糙的,你要能找到两篇写得很好的欧化的汉语文章给我看,还真不容易!

溱 | 那写论文怕是要小心了! 我们刚刚讲了不同语言各有所长,那我想问在它们背后是否有着普遍的理性呢?那么现有语言差异可不可以理解成是为了达成普遍逻辑的不同道路?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殊途同归?

申 | 你这里讲的实际上是关于智能的问题。当然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是有共同的基础的,在不同的语言之上肯定有共同的心智。例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短时记忆有一个共同的定律——能够瞬时记住的最多的单位数量是7±2

这个短时记忆限度7±2是有普遍性的,但不同民族的语法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英语的句子用六大句子成分搭建句法框架,汉语则用句读段的流动铺排句子框架,这种铺排的长度根据我们的统计,其限度也是六个。超过六个句读段,主语就记不住了,汉语会重提主语。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不矛盾。只不过,现在我们说的普遍性几乎都是欧美的特殊性、地方性。真正的普遍性是深藏在特殊性之下的。要认识真正的普遍性,唯一的途径是深入理解特殊性,要有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我们现在的人文科学研究,有这样的眼光吗?我们习惯了西方的范畴和方法,习惯了西方的视角,我们缺乏本土文化、本土范畴、本土语言的建构能力。

溱 | 嗯嗯,这需要每个汉文化的守护者去建设!今天真的很感谢申教授的受访!从当下的网络流行词出发,我们看清了什么叫“媚雅”和纯粹的“我加入”的态度;由此延伸到语言背后的文化理据,我们谈到这不存在一个分类的统一标准,本质上是各有所长;尽管语言各有所长,但是它们背后又有着共通的智能基础。

结语

从申教授的汉语情怀中,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现代化的浪潮不断造就着格式化,形式逻辑般的语言,这正在销蚀汉语自身的精神面貌。作为“艺术语言”的汉语, 能否在“趋向平滑”的浪潮中保持“粗糙本性”?我们能否找准汉语自身的文化定位?道阻且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旦教授申小龙:“夕阳西下,你是不是只会说‘卧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xu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