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是所有运动员梦想的舞台,因为它四年才举行一次,云集了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运动员,几乎在所有运动员心目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这样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世的一员值得一辈子骄傲。
记得看过一个记录片,拍摄的是一群六七岁,在滑冰俱乐部进行速滑训练的孩子,她们一个个身量不高,但志气却不小,被采访时问到今后的目标,每个人都说要成为奥运冠军。不得不感叹从小志向立得高,还是奥运会真的神圣,能让这么小的孩子有志一同地作为唯一的目标,仿佛如果目标不是成为奥运冠军,成为职业运动员就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得到奥运冠军,职业生涯就没有了意义,但能成为奥运冠军的人又有多少呢?这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
要培养出一个奥运冠军需要多少钱?郑钦文的爸爸说几千万,这个数字普通人看了望而却步,但因为中国是举国体制的关系,很多费用都由国家承担,于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成为冠军,所以在奥运会上为国家荣誉而拼搏,努力争金夺银就更是责无旁贷。
但在许多体育小国,从事体育事业就没有这样好的条件了。他们需要自己去寻找训练场地、自己找合适的教练、自己安排训练计划、自己照顾饮食营养、自己报名参加比赛、自己计划参赛行程、自己去拉赞助商支持运动生涯,做专职运动员的费用太过高昂,有些只能成为兼职运动员,边工作边训练,经历千辛万苦才能延续自己的坚持,站上梦想舞台。
所以,能跻身奥运名单,参与比赛已经是非凡的成就,当他们站上奥运赛场,享受比赛成了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在奥运开幕式上,一些国家的参赛运动员只有两三人,而他们的国旗也不是眼就能认出,需要唱名才能知晓,对看客来说,是一次国家名扫盲的机会,只有运动员才能真正体会这一刻的意义吧。
在体操的单项比赛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熟悉的国家所代表的运动员,他们只参加单项比赛,不会出现在团体和全能的比赛中。而当他们上场时,观众们会发现他们与那些体操强国的运动员不同之处,也许是动作的差异上,也许是编排的非主流上,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的教练员,许多动作都是从观看高水平运动员的视频上学习。而无论动作成功与失败,在结束的那一刻,他们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样的笑容在奥运赛场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一位基里巴斯的举重选手也在前两天走红网络,他在比赛中没有成功举起杠铃,但他却笑着对全场观众鞠躬,随后的举动更是引发如雷的掌声和欢呼。只见他半蹲着开合双膝,双手高举向观众致意,然后在台上转了一圈,似乎觉得意犹未尽,又扭动腰身,双腿前后交叉舞动起来,边跳边退场,脸上的笑容称得上兴高采烈,完成让人忘记了他刚刚的失败,他像是已经赢得了整个世界。有网友说,学渣考完试是这么欢乐,学霸考完试还在反思为什么会扣了半分。
当我们把目光从奖牌的光环下移开,也许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