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参观黄氏书室,由其“孔子像堂”的两面壁上的相关介绍誊录而成,意在了解学习备存。
7.李星阁
李星阁(1846-1916),名丹麟,字仁薮,惠阳县县城(今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和平直街人,祖籍博罗汝湖霞村。晚清著名画家。光绪十年(1884),以县丞候补于福州,先任澎湖南路粮台事务兼总查。为政清廉,秉公办事,为民众拥护,颇有政绩。
光绪十七年(1891),由知府杨霁的推荐,随其弟杨儒出使秘鲁。先后到欧洲、安南、暹罗、南洋群岛、日本及南美洲一带。所到是,游览名胜古迹,用画笔描绘当地风土人情,作图记2卷。参加比利时国际画展时,获“双龙拱珠”金质奖牌一个。回国后,任永定知县。
作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花鸟尤佳。《博罗县志》载:“美洲人以千金购其画鹰”,画风下笔如飞,大胆泼辣,笔势抑扬顿挫,极富节奏韵律美;墨色浓淡对比强烈,风格奔放粗犷,但精妙处却十分传神。除绘画外,还嗜好弹琴,自号“罗浮琴客”。
8.邓承修
邓承修(1841-1892),字铁香,号伯讷,惠阳县淡水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生,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同治元年(1862)间为刑部郎中,授浙江道监察御史,会试稽查磨勘官,内阁中书、八旗教习监试官。光绪元年(1875),为河南道监察御史,云南道监察御史,鸿胪寺卿等职,并在总理衙门参与外交机要工作。在御史任上,刚直不阿,敢于进谏,痛陈利弊,不畏权贵,大胆揭露贪官污吏,号称“铁汉”。
光绪十五年(1888)因病辞职,告老还乡,居惠州西湖,主讲惠州丰湖书院。设尚志堂,分经史、理学、词章课士子。光绪十六年(1890),在淡水创办崇雅书院(今崇雅中学),光绪十八年(1892)病逝。
著有《语冰阁奏议》。民国六年(1917),钟鼎基、张友仁管理西湖,为邓立碑纪念,碑刻丘逢甲诗一首:“亭亭桂树影扶疏,何处投杆许老渔?留得浚湖遗疏在,花洲合祀邓鸿胪”。
9.李绮青
李绮青(1859-1925),字汉珍、汉父,号倦斋,惠州城区人。早年读书丰湖书院,是梁鼎芬的得意门生之一。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先后任福建安溪、惠安和吉林榆树、河北武邑知县,官至吉林宁安知府。李绮青以词的文学成就为最高,早岁即以词鸣世,与张韵梅、叶衍兰、江逢辰等倚声倡和,是晚清惠州最有名气的才子之一。
李绮青长期在外,不忘振兴乡邦文化,清末民初与李丹麟、叶文澜等结成惠阳宏汉学会和西湖诗社,编辑出版学术文艺综合性刊物《循报月刊》,以文会友,弘扬风雅。1925年在北京病逝。
李绮青擅长骈文,诗词并重,其中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而咏物词为其所长。著有《草间词》《听风听水词》《倦斋诗文集》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