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飞鸟集•作业本
简单分析《露天电影》1

简单分析《露天电影》1

作者: 危微 | 来源:发表于2023-07-07 11:09 被阅读0次

前言

尝试实践,解读看过的作品,掌握这个思维。

以前解读过《受戒》《奔月》《孔乙己》。

纯粹交流性质,实际目的是交流,沟通认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可以分享,更好。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不用担心,学过了不一定全部记住,记住不如学会使用,变成自己的东西。

回顾

我们用了三次课时间,简单分析了小说元素。

第一遍阅读某篇小说,觉得好,想要借鉴,就要进行第二遍阅读。

元素,还有环境元素,没说。短篇小说,环境不那么重要。线索,也不那么重要,以后遇到才讲,没遇到,不讲。

用元素分析作品。对喜欢的,写得特别棒的进行分析,去学习,就行了。

如徐则臣,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写得很棒。一个作家,有写得特别好的,也有写的好的,当然写得不好的没有。

解读《露天电影》。

1.我们当作第二次阅读,先对标题进行解读。

标题: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觉得还可以,但是并不是特别好。第二次读,才觉得特别好。在文中,起到线索的作用,不管15年前,秦山原是放映员的身份,还是15年后,孙伯让对秦山原的复仇,都围绕露天电影展开。

作为身份,秦山原是放映员,是文化的象征。对孙伯让来说,是学习身份的象征,孙伯让不喜欢秦山原,但是一心要变成他。

露天电影是一块幕布,有放映机,有张力。有一种把人性放在众目睽睽之下给人审判的感觉。

秦山原这个文化人通过放映露天电影对农村愚昧者进行启蒙,却做出对农村妇女伤害的事情,故事本身带着审判。这个标题,最合适。

《如果大雪封门》有意境的感觉。

《六耳猕猴》为什么标题是六耳猕猴,从《西游记》人物中出来,有象征意蕴。

《跑步穿过中关村》为什么跑步穿过?中关村很出名,为什么要跑步穿过?看了小说就会发现代表的含义。这些也许是过度解读,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是这种感觉。作者打磨标题,标题有动感,不是死死的感觉。

第二遍要慢慢看,抓住文章细节品味。

2.文章解读:

第一句话,句子短,埋伏笔,短句,“跑着”“顿了一下”“熄火”三个连续又不连贯的动作。开头要提速,要用动作,单位时间内,给出的动作越多,速度提得越快。

《大话西游》十秒钟有七个动作。

不提速,会怎么写?可能写:一辆破旧的班车行驶在崎岖的公路上,班车喘息着,断了一下,然后熄火了。句子太细,太长。要迅速,进入到场景。快速,突转,是整个文章的基调。“一泡尿改变一个命运”,一个转折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司机表现,作者写的是日常。每一个作者一定都要写日常生活,如何把日常生活写好?不容易,要有一定的功底。往往会写成流水账,没有味道。徐则臣写这里,有画面感,调动了我们日常的经验,有细节描写,“男人左边,女人右边”“水声”,有画面感,能调动我们的想象。

第一句话要提速,然后再进行细节描述。

小问题:司机说得好,出门在外,穷讲究个屁呀。为什么要用司机来说。

如果我们写:出门在外,不要将就那么多。

让司机说,更接地气,符合司机见得多的日常。

也代表作者的观点。

作者如果跳出故事,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是不对的。

很多人写文章,写到文尾,写一个大道理,读来很无味。要把道理给文中人物说,体现人物性格,司机骂骂咧咧的,粗鲁的人,用语言方式给他表达,塑造立体的人物。秦山原肯定不会这样说,他是文化人,会怎样说?他们说的方式不同。司机是工具人,但作者把他塑造得鲜活。

要表达自己观点时,让人物说,要符合人物性格特征。不要自己跳出来说。

这里写秦山原回村部分。目的地是海陵,在扎下停了下来。作者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开头,写车子熄火,写他用那种方式上厕所,为什么不写他在大学看到扎下的消息,想到扎下去回味他的光荣过去?

思考:怎样才能让人物去到目的地?孙悟空去西天取经,直接一个筋斗云过去?不写皇帝送给唐僧一个孙猴子,而写孙悟空的出世。

不让主人公那么快达到目的地,要有波折。

命运,人生路,波折,坎坷的,人生是单行线,有人陪一程,有人一直陪着一生。

车抛锚,才会去扎下。直接去,不符合人物性格,扎下被他遗忘,遇到了才会记起来。(也许过度解读)

小女孩大学网贷。开头写上大学家长交代要好好上学,到大学后骄傲,到宿舍后从穿着等觉得自卑。这样写目的是什么?写父亲,写宿舍,作用是什么?目的冥冥之中让命运转折的过程。

下车撒尿的细化,看男主人公的行为,不一样。写短句,写细节,在叙述后,对人物描写很细致。写法很明显的对比。撑伞、找遮挡的地方,人物的不同。塑造人物形象,注意人物的异质性。

异质性就是不同。小说写相同的,如写吝啬鬼,写不过巴尔扎克。下车的人,只有这个人独特,充满了不同,就有意思。如果主人公跟其他人一样,就没有独特之处。通过对比的方式凸显他。他是一个穷讲究的人,大家不说破,只有他忍了四次,打把伞,说明他有尊严,好面子,是个文化人,讲文明、讲礼貌。既写出了行为的异质性,也写出了性格。比较高明。

司机催促,他在享受上厕所,感觉到作者全知全能的视角,到后面知道是秦山原视角,是固定全知视角,是男性视角。作者是男性,事情写男性,所以以男性视角。尿长,慢,是亲身体验,写得真实,有代入感。

低俗和伟大反讽、嘲笑。把漫长的撒尿细节写出来,自己还在品味,有某种暗示。

“司机在喊快,但是秦山原不愿快。”在这细节,看到情节迟滞,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要有波动,有迟滞。

不顺势出现界碑,眼前一亮,出现转折。

在叙述上不要让情节顺利完成,要转折,才会出生动形象。

车上的人和司机的表现,以为要走了,秦山原却下车,也是转折。

秦山原要去海陵,中途下车去扎下。这样写,暗含了主题,一泡尿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今天不布置作业,学会分析解读一部作品,自己解读《如果大雪封门》的细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单分析《露天电影》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hr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