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三十二.蓐收肃金气》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达明发。
注释译文:
蓐(rù)收¹肃金气,西陆²弦海月。
¹“蓐收”句:谓秋之神掌控秋风,使秋天呈现肃杀之气。蓐收,秋神。肃,肃杀,这里用如动词。金气,即秋风。
²“西陆”句:谓秋天的半轮月升起于海上。西陆,秋天。
秋分季节,西边的海天上挂着一轮弦月,秋神显现出萧条之气。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庭院的阶梯上,秋蝉哀鸣:歇歇吧,别老是忙不停。
良辰竟何许,大运³有沦忽。
³“大运”句:在大自然运行中,不觉人已衰老。天运。沦忽,迟暮。
良辰美景能多久?大运时旺时衰,现在正沉沦。
天寒悲风⁴生,夜久众星没。
⁴悲风:秋风。
秋风怒号,天寒翠袖薄,深夜云来群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达明发⁵。
⁵明发:天快亮。
如此凄凉,惨恻无言,唱一首悲伤的歌曲,等待天明。
译文改文章:
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九月的夜晚,天边挂着半轮残月,秋意渐浓,一派肃杀景象。庭院里的石阶上,秋蝉哀鸣,仿佛在诉说着对季节更迭的无奈。它们在夜色中相互呼唤,声音凄切,如同在世的最后乐章。
“休息吧,伙伴们。”一个略带疲惫的声音在蝉群中响起,“这良辰美景还能维持多久呢?在这大运的轮回中,我们如同波涛中的孤舟,无法预知何时会遭遇风雨,何时会享受阳光。”这声音来自一位老者,他满头白发,面带沧桑,身穿一件破旧的棉袄,手持一根木杖。
老者步履蹒跚地走在庭院中,抬头仰望着天空。秋风如刀,刺骨的寒意让他不禁颤抖。他低声道:“秋风怒号,天寒翠袖薄,深夜云来群星没。如此凄凉,惨恻无言,唱一首悲伤的歌曲,等待天明。”
他的声音苍老而悲凉,如同风中的残烛,随时可能熄灭。但在这凄凉的夜色中,他的身影却显得那么坚定。他一步步走向庭院的一角,那里有一张破旧的木桌。他轻轻拂去桌上的尘土,然后坐下。
他开始吟唱一首古老的曲调,那曲调如同秋夜的寒风,又如同夏日的细雨,悠扬而哀伤。他的歌声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然而,在这悲伤的旋律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
夜深了,庭院里的秋蝉也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老者的歌声还在夜空中回荡。这首歌谣似乎已经传遍了整个村庄,成为了这个季节的象征。人们在这首歌谣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苦涩与美好,也明白了在这个大运的轮回中,只有珍惜当下,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与幸福。
在这个悲伤的歌声中,村庄的人们开始静静思考。他们思考着生活的意义,思考着未来的方向。而老者则继续唱着他的歌谣,直到天色渐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