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起开始在杭州参加幸福家三阶段的课程,这次主题是关于授课技能培训的,授课讲师是传说中的九零后,一见果然十分年轻,声音也很宏亮,一听就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讲课时的逻辑思维也非常清晰,理论角度讲得很是到位。按说这样的讲师是很难得的,可是我却感觉会场听课氛围却没有很活跃,讲到精彩处掌声总是稀稀拉拉的,接打电话的人也不间断的有……我在看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心里涌起一些感慨和反思,同时也暗暗观察这位年轻老师的反应。因为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对此毫无察觉,可是我一直没有在他的肢体与脸上发现丝毫的松懈或不耐烦,直到今天第三天,他依然和第一天一样一样的状态,年轻带着书卷气的脸上始终是谦逊的表情,在跟台下的我们互动的时候永远是称呼“您…”
反观台下我们这些,绝大多数的年纪都比老师大,每当讲到某些观点论点的时候,很多都会踊跃的展示自己的懂和会,偶尔听到一些认为讲的内容太简单或是小儿科,等等。也许包括我自己也会偶尔开小差,因为觉得内容不重要,自己都会。可是渐渐地我却发现其实年轻的老师有着深厚的功底,不只是专业部分,还了解过许多心理学流派衍生出来的各种学习门派,可是他在讲的时候丝毫没有卖弄的感觉,反而是把那些知识讲解得格外有趣。尤其是在授课技巧和教学活动部分,完整的把几乎所有的“套路”都演绎给了大家,我也是认认真真地听完了全程,对大家的点评也是很到位,真正值得我们这些老人们用心去学习。
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我便时不时地在脑里思考和反省:是什么让自己忘了谦卑?我们时常在说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挂在嘴边也是自己会一直保持学习的心态去成长,可是却忘记了老夫子说过的:“学而时习之”,忘了可以“温故而知新”,忘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以同样的年龄来看,我真的不及他的五分之一,真不是自贬而是事实,在这个年轻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包括其他一些朋友们缺失了的那部分谦卑。
那么,现在起,我—— 要拾回来!
同时,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把圈圈老师设立为我家娃学习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