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吕世浩 《秦始皇》读后感

吕世浩 《秦始皇》读后感

作者: 我爱橙子ff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21:43 被阅读0次

    平日里读书,小说散文居多,对其他种类的书籍不太提得起兴趣,偶借美女友人历史书两本,读来竟觉通俗易懂,趣味十足。吕世浩先生这种写法我以前从未见过,他总是这样说:读到这里,先把书盖上,想一想,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你认为他会怎么做,想好了再把书打开,看看你所想的和历史实例有何不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培养读者思辨的能力,好一场思辨的盛宴!

吕世浩 《秦始皇》读后感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秦始皇𠮟咤风云,首位完成华夏统一大业的人物,暴力施政,历史上颇受争议。嬴政十三岁立为秦王,22岁行冠礼亲政,这样小的年纪就成功铲除嫪毐,可见其人充满智慧。最大的原因是他始终把理智摆在情感之上。对于我这样一个情感型生物来说,这些故事读来句句扣入心扉,你再感性,也要把理智放在第一位。永远不要把情感放在理智之上,而骄傲正是人类所有情感里面最可怕的一种。秦始皇多么骄傲呀,他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他那么英明、伟大,所以他焚书,他坑儒,他觉得三皇五帝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然而正是他, 统一天下以后,不考虑老百姓的休养生息,一心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欲壑难填,他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筑阿房宫,筑始皇陵,筑长城,筑直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这是一个残忍的暴君。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秦始皇41岁的时候渡江遇到了大风,龙颜大怒,连神祇都不放在眼里,派了三千个人把湘山上的树砍光以惩罚湘君。50岁的时候巡游途经浙江,又遇到了大风浪,这时候他竟"上会稽,祭大禹"。与过去判若两人,实际上这次巡游他确实死在了路上。所以说身处顺境的时候我们万不能忘乎所以,应该说所有的顺境都只是暂时的。身处逆境时也不要悲天悯人,忍一忍,坚持一下,即可见到曙光,因为天地尚且不能一直保持同一个姿态,何况是人。

     

吕世浩 《秦始皇》读后感

    秦始皇一生的统治方法就是一个字"杀",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有样学样,啥都不学,只继承了这一个"杀"字,他父亲杀六国之人,胡亥杀自己国家的忠臣,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始皇最后结局悲惨,子孙同样多灾多难,强大的秦国如同大厦倒塌,眨眼间竟已灭亡。正所谓《周易》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无论古今,善良是最宝贵的品德。愿我能在一年级的教室里,努力播下一颗颗仁爱的种子!

相关文章

  • 吕世浩 《秦始皇》读后感

    平日里读书,小说散文居多,对其他种类的书籍不太提得起兴趣,偶借美女友人历史书两本,读来竟觉通俗易懂,趣味十足...

  • 历史的三个功用

    放假这几天抽时间看完了吕世浩著《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全书围绕《史记·秦始皇本纪...

  • 被社会期待拖住了脚步

    看吕世浩的《秦始皇》,写到,秦始皇13岁登基,22岁从太后、嫪毐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王权。他发了个感概,22岁啊!秦...

  • 年度总结

    学习 1、课程: 吕世浩的《史记》(一),《秦始皇》 刘少雄的《宋词之美》、《东坡词》 欧丽娟的《红楼大观》(大部...

  • 一个浑浑噩噩的时代—“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过年期间,我认真看完了台湾大学历史学教授吕世浩的公开课《秦始皇》,对读历史书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吕教授提到,读...

  • 读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吕世浩老师说过,司马迁常在称呼上表示情绪,如秦始皇本纪,对全称“始皇帝”,去掉最为贵的“帝”,仅称“始皇”,以示轻...

  • 《帝国崛起 王道、霸道与强道》

    历史,扣问选择 这是读吕世浩老师写《秦》的第二本书。真的太好奇了,关于秦,所有的印象就是暴掠的秦始皇,商鞅...

  • 驳“司马迁用‘春秋笔法’讽刺秦始皇”

    在Coursera的《秦始皇》课程里,国立台湾大学的吕世浩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司马迁将对始皇的贬斥态度用“春...

  • 怎么学历史---听吕世浩老师演讲有感

    今天中午听了【TEDx】吕世浩:学历史的大用_吕世浩:学历史的大用_网易公开课,关于如何学历史,如何读历史,甚至是...

  • 用思辨的方法学习历史才能启发智慧

    《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是吕世浩先生根据他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精心编写而成。作为作者最具代表性的普及性作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世浩 《秦始皇》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kb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