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

“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

作者: 黑咖啡_钟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4:17 被阅读0次

“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

为某一事件要不要思考成文,咨询了两位兄长,一位力挺一定直抒胸臆,另一位建议沉默是金。有此犹豫源自于对事件主人公不甚了解,只能客观就事论事。也许仍有所偏颇,哪怕直觉是对的,权衡各方面利弊,欲言又止为上策。

私下里将此事左右上下翻腾思考,倒也能透过事情表面而看清本质,举一反三地锻炼了脑细胞,活络活络了筋骨,包括自己在内众生相的有趣也可以偷着乐一番。

重新翻阅林语堂先生论“天道和人道”,先生说:万物虽贱,却又不得不任其自然去发展;百姓虽卑,却又不能不顺从。世事虽不明显,却又不能不参与;言教虽不适当,却又必须去陈述;义理离道虽远,但却不能被抛弃。仁爱虽有偏私,却又不得不推广;礼章虽繁杂,却又不得不加强;德行虽与世相和,却又不能不自立;大道虽是一体,却又不得不变化;天道虽神秘不可知,但却又不得不行。世间的事物有不值得去做的,也有非做不可的,这本是自然的道理。那些不明白大道的人,是因为他的德性还没有达到纯一的境界,因此他所做的事也常常遭到阻挠。“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

瞬息万变的时代导致人人擅于健忘,日子慢不下来了,思考深不了了,生活停不下来了,属于很个人的记忆这种本能也似乎已经因此而弱化了。你的觉醒也许影响不了什么,你的担忧也改善不了什么,却会给你带来困扰甚至伤害,只有时间能把一切都带走。适度适时,才是关键所在。你叫不醒装睡的人的时候,声音如何热忱深情仍被视若罔闻,回应你的只是凛冽的寒风。鲁迅先生叫醒了多少人,看看当时糟糕的现实,就该知道;而像胡适先生那样源远流长的影响意义一定会更深远。如果某些人事物是不能被帮助的,你所要做的便是发扬忍耐和谦虚的美德。

某位老哥,深具文人之风骨,呕心沥血在唤醒上服务多年,志穷词短袖手旁观叫好者不乏有,当然,默默支持者也不会无。活得自我活得磊落,倒也是一种人品和状态,就如此这般地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人,价值观得以弘扬的意义也是有的。“所以圣人观察天地的妙理,并不以人力去助长自然,也不故意去行德,他的行为符合大道而不是出自预先的计谋,应合于仁不自以为有恩,接近义理不自以为受到重视。”学古宜今的事物越想越多,不仅得烧烧脑,激活蓝色细胞,还得不耻上问下观,增长些许的智慧。就当雅人有深致,独善其身地矫情一番吧!

相关文章

  • “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

    “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 为某一事件要不要思考成文,咨询了两位兄长,一位力挺一定直抒胸臆...

  • 日精进270

    上德无为, 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 而有以为。 上德之人, 顺应自然, 无心作为, 下德之人, 顺应自然, 而有心...

  • 不刻意为善

    《不刻意为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 “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

  • 汉宫春·感恩

    重道尊师,天纲常至理,顺应德心

  • 人生真理大道至简

    人生德性立定于德而性善,事业德行顺应于道而行融。 兴趣合乎本性而抱一不离,优势合乎大势而慎终如始。 乘时因势,顺性...

  • 顺应

    道法自然,全在顺应。 顺应规律,甚至顺应实际,不纠结不纠缠,自然就简单平静。 顺应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不管不顾,而...

  • 睡前“放松反射” 20220502 晨间日记

    几十万年的演化构建了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钟,这是刻在基因中的规律,尽量去臣服它,顺应它。 所以首先需要创造一...

  • 便签/*五十九

    /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 /顺应自然方成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幸福是回到家后敲门,而不是伸手去摸那冰...

  • 中医

    中医提倡人体应该和天地自然相应,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而科学的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则生,如果逆了就容易生病。顺...

  •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即为:“人道、天道、事道”。 大家要顺应自然,顺应道。 一阴一阳也就是人类狭义的所定义的对错,成败,快慢,高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nt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