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权氏渊源散记
权氏从南京迁甘肃和文山

权氏从南京迁甘肃和文山

作者: 9b6999f84d68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17:29 被阅读1次

居住在文山州的权氏族人,居住在青海和甘肃、新疆的权氏族人,可能无法想象,先祖为什么会从秦淮河畔的繁华之地,要迁到这个荒芜偏远之地呢?

权氏历史上的两次戍边

一次是公元前223年的战国时期,被秦王从湖北权县迁到甘肃戍边。

一次是明朝的成化年间,从南京迁往甘肃和云南的文山戍边。

应了那句老话,时也,命也。无法抗拒!

中国的这个西部省份,在明朝边防领域,竟是一个高级别的军事重镇

甘肃省在明朝时还不叫省只是一个镇,但是它却是明王朝的军事要地。现在位于甘肃景泰县寺滩乡的永泰古城,是在明朝万历皇帝年间修建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抵抗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攻击。由于甘肃省位置比较偏远靠近我国边界线,所以说在建成之后便成为了军事要地。在明朝时甘肃县有着士兵两千多人,还有配套的草料场,火药场磨坊,马场等。自从我国封建王朝建立之后,北边的少数民族一直在侵扰中原政权,在秦建立之后也是修建了万里长城来抵抗北方匈奴的攻击,而长城经过历代王朝的巩固已经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而随着人们逐渐进入热兵器时代,仅仅只靠长城来抵御是完全不够。所以说在明代万历皇帝时就在甘肃一代修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军事要地。松山新边的军事要塞有着炮台12座城楼四座,还有着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这在当时世界防御史上已经是很先进的了。而且,自宋代之后火药得以大范围的应用在战场上也保证了我国古代战争的胜利。甘肃古城又被称作永泰龟鸟瞰图城,因为它的形状从上往下看像金龟。甘肃古城池的城围是1.7公里,从外形来看,这些城墙将城楼和炮台连成一个圆形。甘肃镇当时外边还有着护城河,而且甘肃古城的四角有四个瓮城,这样从外形来看就很像一个乌龟。

而明朝再迁都北京之后依旧面临着北方蒙古族的巨大压力,为了巩固边防,所以明朝在甘肃省设置了很多军事重镇。而甘肃正对于当时明朝的京都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蒙古军如果要是攻破了甘肃镇,京都北京也就岌岌可危了。虽然说明朝继承了前代元朝的大部分疆土,石溪峪一带在明朝时并不是中原王朝的管辖版图。而在蒙古族返回北方之后,也是与西域达成了联盟,共同抵抗明王朝。而甘肃对于明朝来说就是西边最重要的战略重镇,这里西面连接着西域北面还要抵抗着蒙古族的压力,甘肃镇的地理位置对于明朝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明朝政府能够控制甘肃镇的话,就可以在甘肃一代驻扎大量的明军,这样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北方的蒙古族还保证了京城的安全。而且甘肃对于当时明朝和蒙古的作用大概像西汉时期的河西走廊,这都是中原王朝为了牵制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缓冲地带。众所周知北宋在其他国家争斗时处于劣势地位的原因,就是因为河西走廊被西夏抢走了,所以说,边防对于国家质量还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而且到了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我国自古以来就与西域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而我国也是通过西域联系了更远的欧洲地区,只要我国中原王朝可以守住甘肃镇就可以维持经济联系。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也是从外交上孤立了蒙古族。众所周知,蒙古族的马上力量是十分强大的,而明朝军队与蒙古族交战大部分都采用骑兵的方式,所以说马匹对于明朝作用还是十分大的。朱元璋也可以说的上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军事家了,他在最开始就已经意识到了甘肃一代的重要性所以在洪武七年就设立了许多行政机关。而在甘肃镇设立卫并且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御的可靠性,而且在受到攻击时也可以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

朱元璋以及后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甘肃一代的安全,而从长远来看,这是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的,也使明政权在最后没有被元反噬存在了几百年。

明朝统治者将国防重点放在北部边疆, 曾在"九边" (甘州, 固原、 宁夏、 延绥、 大同、 宣府、蓟州 辽东、 山西三关各镇) 及其附近大搞农垦, 即分别用军屯、 民屯、 商屯等加强边防建设, 从而震摄了塞外的军事活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对国家的田赋征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引起其管理上的变革。

明代军队遍布于全国各地,按军制, 每一府设数所, 数所设一卫, 每卫有5000多军人, 全国军队总数为180万人(洪武年间)。 明朝初期, 政局不稳, 国力较弱, 边疆危机时起, 故卫所兵力较多地集结于九边, 全力捍卫疆土。洪武、 永乐二帝先后强调攘外安内、强兵富国。 其主要措施是发展屯垦, 开荒实边, 积粮增谷。 在施行过程中, 尤其重视军屯。 明太祖朱元璋早在南京称吴王时就曾

明确提出:"兴国之本, 在于强兵足食”,"若其食尽资于民, 则民力重困”,“诸 将宜督军士及 时开垦,以收地利, 庶几兵食充足, 国有所赖"1。 封建政权要拥有较雄厚的赋税基础 和充足的徭役来源, 并

具有较强的武装カ量, 以维持其统治, 这就叫做民富与国强。 从前民富与国强往往发生冲突, 常常是因庞大的军费开支形成财政压力, 加大人民特别是农民负担, 使其民穷地荒, 以致赋役无征、 军饷见绌。 为了使农业经济或民间经济和军事活动不发生矛盾, 对封建政权的巩固产生积极作用, 自秦汉以来, 一些开明的封建帝王皆强调轻徭薄赋、 兵食自给的原则。 朱元璋接受了前代遗训, 于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命五军都督府更定屯田法。凡卫所系冲要都卫,及王府护卫军士,以十之五屯田, 余卫以五之四", 几年后, 又“命天下卫所军卒, 自今以十之七屯种, 十之三守城"2。开展军屯的重点是在北部“九边”, 那里从事屯种的人数最多, 垦植范围也最广。 其中西宁卫1万多名军士,垦种27万亩土地; 辽东镇4.5万名军人, 屯田253万亩。 军屯的基本单位是屯 (与村庄相似>,每个屯有100名左右的士兵, 设屯田百户所进行管理. 为了活动方便, 屯下又设总旗, 小旗,即小组、,小队。百户所上面设千户所, 指挥所(管辖2至5个千户所),都指挥,直接掌管和办理屯垦事务。整个机构和体制比较完备, 也比较适用。

当时,按中央的规定, 每个军士耕种50亩地, 在一些边远地区, 每个军士可以屯耕70-100亩土地。每名军士所种者称为1分, 每分田要定例征收18石粮食。 其中以12石作为月粮供屯耕者 (士兵)本人外, 剩余的6石 粮上缴军仓, 充作杂项军费开支之用。 通过朝廷的鼓励和各级军官的督促与全体官兵的努力, 明初政府的军屯得到较大的发展。 洪武末年至永乐初年, 全国直接参加屯垦的军队达到120万人, 垦地8930万亩, 每年收归政府的屯粮高达2345万石3。北部边疆的屯军有数十万人, 岁获屯粮有700多万名。 其中宁夏4卫每年军屯余粮有30多万石4。边镇军饷可以就地支取, 不烦百姓转运。 朱元璋曾得意地宣称:“国家养兵百万 (注:180多万), 不费百姓一粒米"5。 所言虽未免夸张,但也表明了明初的军屯成绩显著, 军粮大体上能由军队自给, 百姓输运边饷的数量是很少的。 永乐初, 宁夏屯田积谷最多, 该处总兵官何福曾受到皇帝降旨嘉奖。

于军屯之外,又兴办民屯。明初的民屯主要是将无地少地的贫民迁徙到人稀地广的地方去屯种,即“迁挟乡之民去往宽多"。 如征西将军邓煎、 长兴侯耿炳文于洪武年间招江西和皖北一带的居民到青海东部屯垦, 又移山西、 四川、 河北、 湖南、 陕西等地的百姓在青 海南北聚族而屯, 大量开辟荒地, 仅西宁卫的民屯田就达到27万余亩6。基本办 法是: 由政府派官督理,按户口编屯, 助民解决牛犋, 种子问题, 以利其垦植。除青海外, 屯民主要分布于山东、 陕北、 河北等地。 明中叶 (弘治之后) 后, 朝廷为解决边军军饷供应问题, 展次招募流民和编佥土著民户在辽东、大同及宁夏、 陕北、甘肃等地进行屯垦, 从而将民屯重点放在九边及其附近地区。 政府曾招募数万农民在甘肃屯垦, 每年产粮十几万石。 其中甘州、 肃州屯民修复木龙坝, 大开灌渠, 广种水稻。 随之, 凉州、 武威各处也皆多造膏腴水田, 盛产稻谷7,成了那时塞北种稻之重点地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权氏从南京迁甘肃和文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nx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