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氏受姓及远祖世系迁徙考证】
——权勇(湖北秭归)
权氏受姓始于商殷武丁之世,约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前后。唯一依据是唐代权德舆公的碑有此记载,而碑文又出自大文学家韩愈之手。
《词源》第1648页5下,《权载之文集》卷28《世德铭》开头【肃肃我祖,玄鸟自天。天乙革夏,武丁相贤。手文命子,开国于权】。
这和韩愈撰《唐故相权公墓碑》上的【武丁之子,将封于权】的说法完全一致。
开国之君名权文丁。古权国位于今湖北宜昌当阳附近,权姓源流及世系如下: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君主武丁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商汤灭夏桀建立商王朝之后,传至第二十三代君主为商高宗武丁(子昭),将自己的后代子元封于权邑(今湖北当阳),公爵爵位,建立了权国,史称权文丁。
权甲公是周武王之内弟,属于子姓,也是商汤后裔,承周武王之命继任权国君主之位,以持古权国之
由于权国境地在今湖北省境内,因此在西周时期成为楚国、巴国的邻邦。
到了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为了扩张势力,开始向汉水流域的诸夏发动一系列的战事,在子诜为权侯之时出兵攻占并吞灭了权国,将其地改设成权县,命楚若敖之孙斗缗为县尹。
亡国后的权国残余被迫向西南迁徙,不久即被巴国所灭。后来斗缗又联合原权国的贵族叛楚,被楚军围而杀之。
之后,楚武王为避免原权国的贵族再次死灰复燃,便将其皆迁往楚国的那处城(今湖北荆门那口城)监管控制。
亡国之后,权国的贵族子孙以及国人中有以故国名、迁居地名为姓氏者,称权氏、那氏、荆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是很古老的姓氏之一,其权氏一族史称权氏正宗。
子姓权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武丁(子昭)、权文丁(子元)、权甲公(子嘉)为得姓始祖。
到秦始皇时,灭楚国,迁大姓于陇西,权姓在其列,权姓随后迁移到甘肃天水秦安县附近。
在甘肃天水权姓养精蓄势,繁衍生息,遂成天水望族。
由于同关陇贵族集团的地缘关系,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北朝前秦、北魏、北周、北齐,一直到隋唐,权氏都人才辈出,出来许多将军刺史都督等大官,许多人任职后就在当地置业。例如江西永丰先祖景宣公次子达道公,江西高安先祖怀恩公等。
唐安史之乱前后逐渐迁移到江苏镇江、南京江浦、江苏徐州等地,例如权德舆支系。
再到北宋靖康之耻后再迁江西浙江等地,例如江西永丰先祖武朗公。后在明初到明中后期,江北从山西老槐树集中再迁移到黄河以北等地;江南从江西高安等地再迁移到湖北湖南,例如:湖南新宁先祖世安世常二公。
最后就是明末清初一直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从湖北湖南迁四川重庆等地,
四川重庆等地迁云南贵州。以前秦安丘公权翼为一世从秦始皇迁权姓于陇西(约公元前223年);直到汉朝大都督权忠(约公元1世纪),再从权忠到权翼(约公元350年)共传十四世,这近600年世系无考。
一世:权翼权翼,前秦司徒,赠安丘公,墓地在秦安县权家衙
二世:宣权宣褒,权翼之子,后秦黄门侍郎,葬甘肃略阳权宣吉,权翼之子
三世:权某
四世:权某权昙腾,魏陇西太守,赠秦州刺史
五世:权景宣,权昙腾之子,出生于约507年,北周武帝授荆州刺史,进爵千金郡公,祖籍天水显亲。权超,魏秦州刺史权某,权某之子,周宜昌公
六世:权如(始)璋,权景宣之子,隋开府、胶州刺史,隋千金公权仕(如)玢,权景宣之子,字如玖,隋广川县侯权荣,周宜昌公之子,隋鄜城公权权袭庆,权超之子,北周授冀州刺史齐郡公
七世:权弘寿,权仕(如)玢之子,隋大业末为临汾郡司仓书佐,高祖镇晋阳,引判留守事。以从义师之功,累转秦王府长史,太宗遇之甚厚。又从平王世充,拜太仆卿。累封卢国公卒,谥曰恭。权万春(578-646),权仕(如)玢之子,授华州刺史,封千金县伯。权万纪(?-643),任御史,权琢玠之子,父琢玠匡州刺史,琢玠可能为(如)玢。权文诞,权荣之子,唐平凉公,唐上庸太守,荆州大都督长吏权武,权袭庆之子,隋右武卫屯卫大将军,天水县开国伯
八世:知或崇或文权知让,权弘寿之子,袭爵卢国公,官至博州刺史权知节,权弘寿之子,沁、亳、润三州刺史,持节桂州都督权崇嗣,权文诞之长子,仕履不详权崇基,权文诞之二子,唐太宗时屯田郎中权崇先,权文诞之三子,唐水部员外郎权崇本,权文诞之四子,唐太宗时滑州匡城县令权文奖,权万春之子,唐右领将军权文异,权万春之子,左卫高思府果毅都尉权玄初,权万纪之子权弘,权武之子九
九世:权怀恩,雍州万年人,权万纪族孙,权知让之子,唐高宗时任万令宰相,更授五州刺史,袭爵卢国公。任筠州刺史时(今江西高安市)置家筠州市北龙池权家巷。
权毅,天水略阳人,权知节之子,唐高宗长女义阳公主驸马,袁州刺史,生二女。权无待,权崇本之长子,唐高宗进士,唐益州成都县尉,妣李氏权若讷,权崇本之二子,唐高宗进士,唐武则天由右补阙拜起居郎,玄宗时为梓州长吏权恩,权崇本之三子,仕履不详权无己,权崇本之四子,仕履不详权同光,权崇本之五子,进士及第,河南县尉、长安县丞、翰林详正学士。权上仁,权崇基之子权怀育,权文奖之子,永兴令权无悔,权弘之子,晋州赵城县令注:权翼至权无待以前都葬甘肃天水秦安
十世:权勝义,权怀恩之子,住筠州市北龙池权家巷,后人见江西高安族谱。权勝元,权怀恩之子,住筠州市北龙池权家巷,后人见江西高安族谱。权权倕,权无待之子,唐开元任河西尉,终羽林参军,葬河南伊水,妣杨氏,早年率家人寓居江苏润州丹徒。权伋,权无待之子,许州临颖县令权倬,权无待之子,仕履不详权良史,权上仁之子权放,权若讷之子,杭州紫溪令权僎,权若讷之子,深州安平令权伟,权无己之子权儦,权无己之子权僭,权同光之子权侹,权同光之子契微(女),权同光之女,父卒后遁入释们权澈(徹),权怀育之子,字幼明,连尉湖城、汾阴、新繁、渭南、河南五县,开元23年(735年),迁监察御史,后任河南法曹,妣崔氏郑氏卒后,归葬河南洛阳。权自揖,妣王氏,仕至尚书仓部员外郎,大历5年(770年)卒,归葬咸阳洪渎原。
十一世:权皋,权倕之子,字士繇,天宝7年(748年)进士,为安禄山幕僚,南归,寓居江苏泗州(临淮),后遇母丧,客居洪州,乾元2年(759年),移居江苏润州丹徒,大历2年(767年)卒,葬润州,元和12年(817年)迁葬洛阳,谥曰贞孝。权权隼,权伋之子,妣殷氏,授河南福昌丞,建中4年(783年),南下依长子权少成,贞元9年(793年)卒,葬河南新安。权有方,权放之子,仕至徐州蕲县令,妣刘氏权达,权僎之子,仕至咸阳县丞,妣张氏,贞元19年归葬万年县龙首原。权寅,权伟之子权骅(权三),权澈(徹)之长子,崔氏所出权轶,权澈(徹)之二子,郑氏所出权申,权澈(徹)之三子,郑氏所出权器(权十四),权澈(徹)之四子,郑氏所出,权舒,权澈(徹)之五子,郑氏所出,仕至户部员外郎权氏(权十六)权氏(权二十),余杭县尉权氏(权三十),晋陵武官权氏,鄱阳县令权氏,义兴县令权氏,长子县令权氏,员外郎。
十二世:权德舆,权皋之子,妣崔氏,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即759年,九岁767年父卒于润州丹徒,12岁随母移居润州丹阳,唐宪宗元和五年间以礼部尚书拜相,元和十三年卒,年六十,谥曰文。权权少成,权隼长子,妣崔氏,任睦州桐庐尉,迁登封令。权少清,权隼次子,任润州参军权氏三人,郏城簿等三人,权隼另外三子权长孺(权三),权有方之子,待御史权埙,权达之子权绛,权恩曾孙权南仲,权崇嗣五世孙,少居河南汝州,权德舆族兄权立,权德舆从兄权颖,权德舆从兄权氏(权十九),权德舆从兄权氏,秀才,权德舆从兄权况(权三),权德舆从弟权氏,员外郎权氏之子,权德舆从弟权氏,秀才,权德舆从弟。
十三世 : 权璩,权德舆长子,监察御史权钰,权德舆次子权顼,权少成长子,权德舆侄子,凤州两当令权管,权少成次子,权德舆侄子,华州参军权审,权少成三子,权德舆侄子。
十四世 : 权顺孙,权璩之长子,卒于元和十年,年十三权权奉常,权璩之次子,以疾如空门,僧号法延师,卒于元和十二年,年九岁。权宪孙,权璩之三子
——权勇收集编撰整理于2018年~春秋,历时九个多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