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在四夷

学在四夷

作者: 莫自闲 | 来源:发表于2023-02-23 22:12 被阅读0次

“学在四夷”的完整说法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意思是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原本由天子掌握的文化学术流落到诸侯国乃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国国君郯子前来访问鲁国,鲁昭公摆宴招待。席间鲁国大夫叔孙昭子向郯子询问有关少昊氏以鸟命名官员职位的事,郯子做了回答。郯子在介绍时如数家珍,很是熟练。孔子听说后,便来拜见郯子,向他请教少昊氏的事。回来之后,孔子感叹到:“我以前听说过‘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说法,看来的确是这样啊。”

孔子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的。在西周时期,周王室不仅掌管政治权力,而且统一掌管教育学术,因此那时的学术一直有“王官学”之谓。但到东周以后,王权衰落,文化学术随之出现下移。后世学者一般认为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因为周王室的权力衰落,政治变故频繁,一些文化官员纷纷离开都城洛阳,流落到各个诸侯国。如原为周守藏史的老子看到周王室衰微,天下即将大乱,便弃掉官职,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论语·微子》里记载了一批乐官弃官而去,散落至各诸侯国;《左传》里记载了王子朝和一批贵族子弟携带周王室的许多典籍去了楚国。文化官员以及典籍的外流,导致周王室的学术文化中心地位的衰落,使诸侯国的文化学术逐渐繁荣起来。一些原本因为使用“夷礼”而被视为夷族的诸侯,开始通过使用“周礼”而逐渐融合于主流文化。孔子所说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便指这种现象。此现象的出现,也因此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夷夏之辨”。

第二个步骤则是在春秋末期,诸侯衰落,“士”阶层崛起。许多文化官员丢了官职,流入民间,通过祭祀、礼仪等方式谋生,这导致了民间文化的繁盛。许多民间文化人聚众讲学,使民间学术日趋繁荣,各种流派纷纷出现,“百家争鸣”便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可能。通过这两个步骤,文化学术最终完成了由官府向民间的转移。

相关文章

  • 四夷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东边的叫夷,披着头发纹着身,生吃);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南边的叫...

  •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121:你能等15年吗?

    晋语四 第一则 骊姬之乱,晋国太子申生被迫上吊,重耳和夷吾出逃。在夷吾师傅的运作下,夷吾得以先登王位,史称晋惠公。...

  • 2018-04-01

    以行践言学《四书》——《大学》篇39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放流:...

  • 2018-4-23

    薛玉玉学经养生锻炼汇报: 1.学经:《易经》咸卦―明夷卦 《唐诗三百首》26―33 《孟子》第四节 2. 食疗:无...

  • 四夷居中国

    《四夷居中国》是一部由张经纬所著书籍,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先说中国,古有中央之国,也就是华夏的前身。 再说四夷,为...

  • 2018-04-24

    薛玉玉学经养生锻炼汇报: 1.经典学习:《易经》咸卦―明夷卦 《孟子》第四节 《唐诗三百首》第26...

  • 驼铃十三响(三)

    (四)初绽在夷方 大半个月的长途跋涉,十三姐妹终于来到夷方,低低矮矮的房子,低低的天空,热闹的街道,乌拉乌拉听不懂...

  • 【连载】论语品慧-3.05文化自信还是文化无奈?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指东夷,中原东部的不开化民族的统称。其实,从考古学看,周代东部的民族,...

  • 我是为什么来参加百日写作挑战的

    为了捡回曾经6过的英语; Get一直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心思学的日语; Get完美体重下90斤; …… 诸如此...

  • 中华道理守一,四夷妖魔八十一

    中华道理守一,四夷妖魔八十一 神龙子孙西天取经路上,中华道理守一,四夷妖魔八十一。炎黄尧舜以前天下为公,世界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在四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pt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