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四夷”的完整说法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意思是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原本由天子掌握的文化学术流落到诸侯国乃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国国君郯子前来访问鲁国,鲁昭公摆宴招待。席间鲁国大夫叔孙昭子向郯子询问有关少昊氏以鸟命名官员职位的事,郯子做了回答。郯子在介绍时如数家珍,很是熟练。孔子听说后,便来拜见郯子,向他请教少昊氏的事。回来之后,孔子感叹到:“我以前听说过‘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说法,看来的确是这样啊。”
孔子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的。在西周时期,周王室不仅掌管政治权力,而且统一掌管教育学术,因此那时的学术一直有“王官学”之谓。但到东周以后,王权衰落,文化学术随之出现下移。后世学者一般认为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因为周王室的权力衰落,政治变故频繁,一些文化官员纷纷离开都城洛阳,流落到各个诸侯国。如原为周守藏史的老子看到周王室衰微,天下即将大乱,便弃掉官职,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论语·微子》里记载了一批乐官弃官而去,散落至各诸侯国;《左传》里记载了王子朝和一批贵族子弟携带周王室的许多典籍去了楚国。文化官员以及典籍的外流,导致周王室的学术文化中心地位的衰落,使诸侯国的文化学术逐渐繁荣起来。一些原本因为使用“夷礼”而被视为夷族的诸侯,开始通过使用“周礼”而逐渐融合于主流文化。孔子所说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便指这种现象。此现象的出现,也因此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夷夏之辨”。
第二个步骤则是在春秋末期,诸侯衰落,“士”阶层崛起。许多文化官员丢了官职,流入民间,通过祭祀、礼仪等方式谋生,这导致了民间文化的繁盛。许多民间文化人聚众讲学,使民间学术日趋繁荣,各种流派纷纷出现,“百家争鸣”便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可能。通过这两个步骤,文化学术最终完成了由官府向民间的转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