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总有一些利益熏心的商家将强酸注胶加染色支撑的翡翠(就是通常所说的经过染色处理的C货翡翠)冒充高档翡翠出售。
大部份C货翡翠都进行过B货处理,严格说来应该是B+C货。酸洗、注胶、染色的B+C货翡翠手镯,看起来“晶莹剔透”、“翠色艳丽”,但这种翡翠手镯价格仅是人民币数十元,与A货翡翠手镯的价格有天壤之别。
制作C货翡翠首先将原料粗加工,切割成小的料块,将待染色的翡翠小块用稀酸清洗,洗去油污和表面的杂质,再放在烤箱式炉子中加热烘干。
干燥后放入准备好的染料(如氨基染料)或颜料(如铬酸盐)的溶液中,稍微加热,翡翠在染料溶液中一般要浸泡一致数周,再经烘干使染料沉淀在翡翠孔隙中,最后再进行燉蜡保护。
有些C货翡翠是稀酸清洗后,直接燉入有色的蜡。
还有些C货翡翠是因为含有大量的绿色或紫色的抛光粉残余而致色。
翡翠染色前后就像人整容前后一样,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很重要的因素,那怎么才能练就一双火眼晶晶找出整容后的C货翡翠?
天然翡翠都会具有与其颜色一致的色根,如同树根状分布,清晰自然;而C货翡翠因是人工上色而成,所以它们的显著特点是没有色根的,颜色“发邪”,分布形如网状,且浮于表面,给人一种发呆的异样感受。
C货翡翠时间久了,其色泽会变得越来越为暗淡。
肉眼观察C货翡翠颜色夸张,反差大,不正,不自然--人工致色。
颜色不夸张的C货有两种典型情况,一类是色不太均匀,但在裂隙等组织疏松处有堆积的特征;
第二类是色很均匀,其色无色丝、色根,与真品的本质差别是无色头色尾之分,更无浓淡之分,这样的现象为注入有色胶所致。
色根是判断玉件是否为翡翠,或翡翠是否人工致色的鉴定依据之一。
色根是一种颜色生成现象,呈条状、片状、团块状,其深浅具渐变特征,由内向外扩散或渐渐深入到翡翠组织内部。但老坑种一类高档翡翠,因组织结构细腻,颜色均匀,所以看不到或难见色根。
以上是燕燕原创以及整理的翡翠知识帖系列,欢迎交流和指正,燕燕微信:75964718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