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家是港湾,爱是道路——读《为何家会伤人》

家是港湾,爱是道路——读《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 今周 | 来源:发表于2017-09-04 20:47 被阅读0次

    家在我们的心中总是代表着温暖和包容,我们最亲密的关系都位于此处,我也从不否认这一点。不过,有时候可能因为太过亲密反看不清楚,一些严重的问题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视。武志红以《为何家会伤人》为书题,略感刺耳的同时却又似乎有所共鸣,当然了,作者并非想吐槽现代家庭关系的糟糕,而是希望告诉我们爱伴侣、亲孩子,敬父母的正确方式。

    这是一本让人不舒服的书,最让人不舒服的是,他很可能道出了我们不愿意承认的真相

    一、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

    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中包含着最多三代人的关系,这一代:夫妻关系;上一代:与父母的关系;下一代:与子女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之间,夫妻关系是家庭成员间最重要的关系,应当拥有第一发言权,若是如此整个家便会稳若磐石。回想一个家庭的诞生就很清楚,在一个新生家庭的起点,只有相爱着的那两个人,父辈和子代的关系是随后而来的,也是最终要从这个家庭中分离出去的,因此夫妻关系自然是所有关系的基础。

    而不是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家庭会很可能出现两个严重的问题:

    1.糟糕的婆媳关系

    2.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在十分讲求孝道的中式家庭中并不鲜见。对于婆婆而言,如果她在原来的家庭中并不受重视,儿子的出现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重心,自然而然的与儿子建立了最亲密的关系,儿子也深知这一点,不忍心“背叛”母亲去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妻子就像是家庭中的外人一般,难免受到忽视和冷落,自然心生不满,这便是很多婆媳难以相处的心理机制。而等到新的孩子出生后,妻子很容易与孩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把他视作生活的希望,于是新一轮的循环又开启了。

    为什么其他的关系不能成为家庭的核心呢?因为势必要分离的,不应该成为你的最爱,不管你多么爱你的父母,你都会独立出去,开展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爱你的孩子,他们也会离你而去,建立自己的家庭,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能陪伴你一生的人,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当然了,以上这些并不是说要把资源多留给配偶,相反父母和孩子也许需要更多的照料。但至少我们要懂得,配偶之间的亲密与信任才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

    配偶之间的亲密与信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二、做孩子的上帝还是守护天使

    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溺爱是最让人纠结的问题,既要爱又不能过多的爱,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反过来想一想其实也简单,既然爱和温暖是帮助孩子成长的,那么溺爱显然不是爱,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在心理上:溺爱=对自己的宠爱

    从现象上来看,溺爱似乎是父母通过牺牲自己满足孩子的需要。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的真实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是另外一个自己给予过度的满足,表面上看是在无限制的给予孩子,实际上是在无限制的满足自己。

    在心理咨询师看来,无论长到多大,每个人心中除了现在的自己外还有一个“内在的小孩”,这个小孩是对童年体验的记忆和对理想童年的内化,每个人的童年多多少少都会有所缺憾,我们就会有满足“这个”小孩的愿望,于是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在孩子的身上,无限制的给予满足,甚至有意忽略掉孩子的感受,他们给予的,孩子并不一定喜欢。

    在行为上:溺爱=过度的阻碍

    孩子在0-1.5岁的时候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无论怎么爱孩子都不为过。1.5-3岁是孩子人格的养成期,也是他们独立探索世界的开始,他们可能喜欢到处乱爬,有着强烈的独立完成事务的愿望。

    比如说,孩子想要一个球,他朝着那个球奋力的爬过去,这时候他面临的困难并不比长大后面对考试或者找工作的困难小,如果他靠自己完成了目标,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便多了一分,如果父母介入,直接把球给他,就立即打断了他的自由探索,他们会变得更加依赖父母,同时在心里为自己的无能感到沮丧,潜意识里产生了对父母的怨恨,待到青春期时,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叛逆,以此宣示自己的独立,掩盖心底的自卑,发泄潜意识里的怨恨。

    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形成自己的人格。静静的守护在一边,在孩子将遇到真正危险时——心理上或者空间中的,帮他解除。尽量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探索本能,成为他们自己。

    溺爱,是一种懒惰的爱

    三、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作者在接下来一章中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为什么有的家庭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甚至派人全程陪护,不给他们一点空间呢?作者从心理学上解释,这是因为人到中年,父母们的成长已经基本陷入了停滞,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们感到深深的焦虑与不安,他们便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看到自己身上已经没有的努力与拼搏。而孩子们往往很在意父母的情绪,并从心底疼爱父母,使得这种转嫁很容易成功。结果就是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成倍增加,而学习这种本来就不轻松的事情变得有些妖魔化,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某某中学高考后,撕碎的书本漫天飞舞……

    李笑来讲过一句俏皮话:想到和做到之间隔了一个巴菲特,或者无数个李笑来。知与行之间的鸿沟就是如此的可怕,所以在父母给孩子提更多的要求之前,最好能自己先做到。如果他们能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成长,便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学习,而是与孩子一起进步,以“身教”代替“言传”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另外一点就是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不是去包办孩子的一切,不仅有利于阻止焦虑的转嫁,更能培养起孩子的独立人格。与孩子共同成长,充分的信任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孩子和父亲,都挺让人心疼

    四、中国式家庭的轮回

    作者在提到“中国式”三个字时,总感觉带着一种咬牙切齿的痛恨,可能原因是他在心理咨询中见了太多被“中国式”家庭深深伤害的人。这一章中提到的现象却有存在,但我不甚认同,只借用一个图片说明一下部分可取的“中国式家庭中的轮回链条”,不多做评价,仅供参考。

    婚姻没有爱情→母亲孤单,父亲逃离→母亲绑定孩子→孩子爱无能→只敢寻求稳定有安全感的婚姻→婚姻没有爱情

    五、尾声

    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为何家会伤人》是我读的第一本国内心理学书籍,和之前读的国外一些心理学书籍相比,作者更多的是从心理咨询师(包括自己和同行)的观察角度出发,与国外相类似的书籍相比缺少了很多心理学的论证过程,一些结论并不能让我完全信服,一些关于“伤害”的描写也确实让我感到不舒服。不过即便如此,作者还是道出了许多常被我们忽视的家庭问题,不管在我们的身边存在与否,最起码他也以自己的真诚给我们提了个醒,希望我们少走一些弯路,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能收获这一点,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是港湾,爱是道路——读《为何家会伤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qy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