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嚻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译文】
(北岳山)再往北一百八十里,坐落着浑夕山。浑夕山上不生长花草树木,但盛产铜矿和玉石。嚻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北流入大海。这里活动着一种长有两个身子一个头的蛇,人们称其为肥遗。肥遗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会发生大旱灾。
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隄(dī)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yì)(1),吉玉(2)用一珪,瘗而不糈(xǔ)(3)。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4)。
【注释】
(1)瘗:掩埋。(2)吉玉:祭祀用的美玉。(3)糈:古代祭神用的精米。(4)不火:不经火,不烧熟。
【译文】
总计《北山经》第一列山系的首尾,自单狐山起到隄山结束,一共有二十五座山,绵延达五千四百九十里。这些山的山神,都长着人的面孔和蛇的身子。祭祀这些山神时,要在毛物中,用一只公鸡和一头猪做祭品,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美玉中,用一块玉珪,也埋入地下,不需要用精米来祭祀。住在诸山北面的人,都生吃未经火烧熟的食物。
北次二经
又北五十里,曰县雍(wēng)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lǘ)(1)、麋,其鸟多白翟、白(yǒu)(2)。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cǐ)鱼,其状如鯈(tiáo)而赤鳞,其音如叱,食之不骚(3)。
【注释】
(1)闾:一种山驴,身体像驴,但长有羚羊的角。现代学者认为这是前文所讲的“羭”。(2)白:即白翰鸟。(3)骚:即狐臭、腋臭病。
【译文】
(少阳山)再往北五十里,坐落着县雍山。县雍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山下则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县雍山中的野兽大多是山驴和麋鹿,栖息在此处的禽鸟则以白野鸡和白翰鸟居多。晋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汾水。晋水中生长着很多鮆鱼,形状像小鯈鱼,但鳞甲是红色的,它发出的声音如同人的呵斥声。吃了它的肉,人们就不会患狐臭的毛病。
又北三五十里,曰鉤(gōu)(1)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páo)鸮(xiāo)(2),是食人。
【注释】
(1)鉤:通“钩”。(2)狍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的怪兽,非常贪婪,不但吃人,而且在吃不完时,还要把人身的各个部位咬碎。
【译文】
(敦头山)再往北三百五十里,坐落着钩吾山。钩吾山上盛产玉石,而山下则盛产铜矿。钩吾山中生活着一种野兽,它长着羊身人脸,并且眼睛长在腋窝下。这种动物还长着虎牙和人手一样的脚爪,它发出的叫声如同婴儿哭啼,人们称它为狍鸮,它有时吃人。
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碧,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liè),名曰独(yù)。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縏冒(pán)(mào),宵(1)飞而昼伏,食之已暍(yē)(2)。涔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qióng)泽。
【注释】
(1)宵:夜间、夜晚。(2)暍:暑热病,也即是现在的中暑。
【译文】
(钩吾山)再往北三百里,坐落着北嚣山。北嚣山不出产矿石,它的山南多出产碧玉,山北则多出产玉石。北嚣山中生活着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白色的身子、狗头、马尾、猪鬃,人们称它为独。北嚣山中还栖息着一种禽鸟,它形状像乌鸦,却长着人脸,人们称它为縏冒。这种鸟夜里飞行,白天隐伏,吃了它的肉,人们就不会中暑。涔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邛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