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学生去白鹿原影视城研学。
昨晚的雨滴滴答答,冲洗了天地间的黄沙,也带来了满三十减二十五的断崖式温度下降。
我们今天的研学风雨无阻。车出城后,映入眼帘的是葱茏的绿意,在春雨的洗礼下,更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远处的塬峁朦朦胧胧,甚是好看。
虽然凉意袭来,但还是安慰自己:至少不吃土,至少视野开阔,至少风清气爽!
下车后按照安排,我们登上了白鹿原影视城的塬上,这里是电视剧《白鹿原》拍摄地,以前也来过,但忘得差不多了!随着导游的引领,在白嘉轩、鹿子霖、冷先生等书中耳熟能详的人物住宅中穿梭。
住宅一般都是典型的关中四合院民居模样,分门房、对面厦子房、上房。临街的是门房,门房一般是三间,最东边一间一般是进大门的过道所在,一般在门口看不到院子,只能看到雕刻着花纹的墙壁,称为“照壁”,取财不外露之意。照壁往往与东边厦子房的墙壁合二为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1688/cbfc242b3ae788d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1688/40ff00035d1de38d.jpg)
进门穿过巷道左拐,整个院子的格局就豁然眼前:东西对面的厦子房,和门房遥遥相对的是三间安间正房,与三间门房共同构成四合院的格局。厦子房的样式就是陕西八大怪之一的“房子半边盖”,一方面这样节省木料,另一方面,黄土高原干旱,厦子房可以让雨水流到自己家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房屋结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1688/f74003a20ac5010e.jpg)
门房除了过道外,剩余房屋可住人,也可堆放杂物,不一而足。厢房也就是厦子房,一般都是单间,可做厨房或家中小辈分室而居。而正房一般都是一明两暗,中间一间是客厅,招待客人,祭祀祖先等,东西两间可作为长辈的住所。
走在这古香古色的建筑里,幼年时舅爷爷家做客的情形就浮上眼前。他们以前是高门大户,房子和如今参观的一模一样,可惜,随着岁月流逝,舅爷爷家的房子也消散在历史的尘烟里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701688/01cca76fb28e7809.jpg)
当然,我们还看了沉浸式剧目《黑娃演义》,剧情有点散乱,乐趣在于从电子屏幕上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后来还看了大型露天演出《二虎守长安》,冒着霏霏淫雨,演员们为我们演绎了那段的岁月中的历史。
看完演出后,孩子们又学习了扯面,此次行程就基本结束了!
冒着大雨,我们又回到了温暖舒适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