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垒
———穿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火线
云深处
随着家庭教育的理念越来越靠近大众,随着《家庭教育法》的顺利出台,家庭教育将逐渐步入教育这个大的课题的轨道上来。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众多家庭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正在慢慢升起,众多关注教育孩子的目光,转向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层层叠处,家长们也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经历万般怀疑、审视、比对后逐渐的接纳、认可、并实践。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所有人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其实还有一条很大的鸿沟。
鸿沟摆在那里 ,如若一味的强调家庭教育的新理念的践行,忽略了眼前这条看不见的鸿沟,家庭教育非但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相反,会使孩子的教育走向一条近乎分裂的状态。
这条鸿沟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隐性的方面。
一、家校理念的不一致。
放眼学校的教育虽说“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多年,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究竟落实了几许?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素质教育理念的几大方面。
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面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指的是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学生身上有着巨大的潜能,学生的成长需要人们的关怀。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均指向了生命划的教育。
教育不是成绩的教育;不是名牌的教育。所有的成绩和名牌都是生命化教育的附加产品。他不是教育的本质,更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培养人成为人、培养人成为他自己。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独特的靓丽处。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其背后的原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作为教育学生的第一执行人教师内心有很多的脆弱和卡点,而这些没有途径去增强和突破。面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学、考核内心也千疮百孔,自己内心爱的匮乏,在面对学生是爱的无力感呈现。爱满则溢,可教师爱的能量补给站又在哪里呢?
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而教师面对的是上百个、甚至几百个孩子,他如何才能做到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呢?当爱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不一致时,孩子所面对的就是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撕裂。撕裂中的孩子内心力量就会遭受不同的削弱。
其次,教师无法全面触摸到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状况、家庭氛围。
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处事方式、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做一名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实在是无法促搭这些事情。因为无法知晓所以学生会呈现出在家中是一个生命状态、一个性格特点;在学校呈现一个生命状态、一个性格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很大程度上的不一致性。不要说这种心理的不一致性我们无法看到,即便是这么明显的外在不一致性,我们也不曾看到过。
在家校穿行的这趟旅程中,一个孩子究竟自己走向何方,心在哪里,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又如何投入到那复杂的脑力劳动中去呢。
另外,家长也无法触摸到孩子在学校中一天经历了什么、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的如何、一天中与老师相处的如何、是否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是否在学校因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而着急、是否因为学习的问题受到批评。家长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看到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紧紧盯住孩子的作业问题穷追猛打。试问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吗?我想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家校共育家校沟通,做到最大程度的沟通,就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天堑变通途。看到这些问题,但这些点滴的看见要想解决也要千难万险。
还教育以本质,去掉浮华,去掉简单粗暴,用生命的高度去看待教育,去解决教育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