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五四读后感重庆理工大学
青年楷模,学习榜样——重理学子畅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青年楷模,学习榜样——重理学子畅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 重庆理工大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08:21 被阅读87次

“习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去年,重庆理工大学团中央学校部主办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学习交流会,该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全院团员青年在线观看了网络直播。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29名受访者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知青岁月,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为当代青年立志成才提供了鲜活教材,为青年干部成长进步提供了生动范本,为共产党人锤炼党性提供了时代标杆,引发了全院团员青年积极点赞和热烈讨论,形成了读《岁月》、话理想、谈奋斗的浓厚氛围。

撸起袖子,磨练意志,真抓实干!

当看到习总书记在陕北插队时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时, 该校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陈永煜说道:“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这段话所蕴涵的思想是我们要学习的。

细细想来,陕北七年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磨练身体和精神的人生第一站,让他对人生、中国、共产党员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在这里,他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收获到了终身受益的宝贵知识。这些对他以后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

习总书记用七年的时间去扣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锤炼出的“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情怀和品格,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团员们倍加感慨,17级新生团支部书记徐章津说:“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走向人生顶峰,就要敢于吃苦,敢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经历过磨砺,才能创出新的业绩,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埋头苦读,学习、学习、再学习!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这是当地村民对青年习近平学习生活的朴实描述。

习近平总书记后来也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霸”肖嘉树深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15岁就下乡插队,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全是书。总书记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明确提出了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个要求他在陕北插队时就做到了。

”电气学院学生会科协副主席、“科技小达人”刘洋结合自己专业的学习,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青年学子现在正是该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大步向前的时候,应该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实字当头、以干为先,让青春年华焕发出绚丽光彩。

努力奋进,只争朝夕,奋斗的青春彰显价值!   

“近平还是那个为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打拼的‘好后生’”,“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为老百姓办实事。”,“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

七年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同梁家河老乡们甘苦与共,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些事迹深深的感动了团员青年们,让他们感受到习总书记是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孕育了总书记的“爱民为民”的情怀担当。

习大大的每一个青春奋斗故事都很实在,都是普通人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团员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总书记既可敬、又可亲,既高大、又贴近,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团员的青春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为当代青年学子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

电气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钱玉婷表示:“透过七年知青岁月,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总书记“五四”寄语背后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是“知行合一”所带来的极其强大的心灵感染力、理论说服力、实践穿透力。青年学生要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始终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作者: 王昊川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年楷模,学习榜样——重理学子畅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uo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