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巷

作者: 卢玉珠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21:48 被阅读0次

今天早上4点半就起来了,洗漱后快5点了,坐在电脑前做课件。间隙的时候,吃了一个鸡蛋和粽子,转瞬间已经7点过了。关了电脑,朝公交车站走,

天还没有亮黑黑的,快走带小跑很快到了车站。不一会儿180公交车来了,到建设路转61路,独自一人坐最后一排,公交车里灯火辉煌,赶快拿出《灰尘旅行记》,继续抓紧时间阅读批注。

昨天晚上下课回到家,已经是7点了,看到子宇在家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子宇不容易来锦苑,失落的是不能陪伴子宇学习。刚吃完晚饭,我就看《灰尘旅行记》,子宇也拿起他的书看。快九点了,我和子宇洗漱后上床,他听喜马拉雅的《米小圈上学记》,我在看手机里的微信公众号。

好不容易10点过了,子宇虽然没有听故事了,就是不睡。因为我明天要早起,就让蒲先生陪子宇睡。明天一大早又要出门,晚上7点左右才回锦苑,心里不是滋味,难言。

我一直不是很喜欢科普文,为了与孩子共读《灰尘的旅行》,在备课的时候,慢慢发现高士其爷爷把枯燥的科普文写得生动有趣,与孩子们学得很开心。

12点20分下课,吃完饭1点30分左右。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仿佛是夏天提前来到了。我走出画室,在万里桥上拍了阳光下的锦江美景。

再往前走几分钟就是成都图书馆,于是打算去图书馆看一会杂志,到3点半再往画室走,正好上4点的书法课。以前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特别喜欢从孟家巷走过,看清朝建筑。

孟家巷2号民居大门为清代建筑,是迄今文庙街片区唯一保留的老式院落门楼,根据幼时居住在文庙后街的文史专家唐振常《羊拙斋古今谈》一书的回忆,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英雄喻培伦在成都生活时就住在这个大院中。

喻培伦(1886一1911年)内江人,1905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门楼宽5米,檐柱、檐坊,雀替完好,见证了老成都历史变迁和近代社会风云。

下课后,很顺利地乘8路公交车。一上公交车就瘫在座位上,连看手机都没有精神。就在二医院转6路车时,手机响了,是蒲先生打的。说完话后,公交卡什么时候从手里滑掉地上的都不知道,下车就发现公交卡掉了,可是公交车已经开走了。于是,一直很郁闷,或许公交卡想换主人了。我准备学年轻人在手机上办公交卡。

陪伴多年的公交卡丢了,心里总是很难过,想着想着心就会痛起来。“舍财免灾”“有得有失”,无论怎样宽慰自己,还是会想到那个被绿色的星巴克皮子卡包里的公交卡。郁闷的心让脸上的表情紧绷,不停地喘气,叹气。

脑海里一直想着那绿色卡包里的公交卡,挥之不去,或许只有交给时间,心中的痛才会消减。回到了锦苑。看到子宇和蒲先生,心情仿佛好了许多。失去的公交卡怎么也回不来了,只有忘记,必须忘记,沉重的心,或许会轻松些。

吃完了晚饭,赶紧与子宇洗漱后,又回到床上,子宇听《米小圈上学记》,我继续看《灰尘旅行记》。郁闷淡淡地消失在字里行间……

相关文章

  • 孟家巷

    今天早上4点半就起来了,洗漱后快5点了,坐在电脑前做课件。间隙的时候,吃了一个鸡蛋和粽子,转瞬间已经7点过了。关了...

  • 帆船

    孟长根的爷爷孟老根有一艘帆船,那曾是孟长根最自豪的事情。 孟长根家在穿城而过的金线河边上的知了巷。金线河算得上小城...

  • 【原创】【民国】颈上胭脂红

    一 z国有个年代叫民国, 民国有条胭脂巷,巷里有两户人家,一户姓季,一户姓孟。季家买炒货,孟家卖大米。两家一儿一女...

  • 【丁家巷】

  • 龚家巷

    龚家巷的由来就是巷子里居住过龚姓的大户人家,我小时还见过那家人在世的老祖父,有次身体不舒服,找我家讨我哥的童子...

  • #卢家巷#🏘

    “嘟⋯”电话响了,传来小心翼翼的打问,弱弱的自我介绍: 我是侯亚琴。 她是我们同学中的开心...

  • 杨家巷

    四月,春暖花开的时节。 天空已经褪去了它深邃的帷幕,取而代之的是胭脂红的云霞,沈嘉兮背着书包懒散的走在火车轨旁,嘴...

  • 孟家水库

    孟家水库,闹市中一片宁静的湖水,如果不是同学推荐,估计自己可能一直都不会发现这个地方,疫情期间人也不是很少,有好多...

  • 书法:孟家

  • 东京梦华录之一梦到汴梁(第二章第1节)

    孟先生捋着胡须微笑道:“既然行在此处,当然便是从眼前开始。” “那,我们先逛……小货行巷?” 孟先生白了我一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家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wj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