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

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

作者: 我是明亮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11:37 被阅读0次

日更(164/365)


《徐瑾·经济学大师30讲》学习复盘D5


熊彼特,来自维也纳的经济学家。年轻有为的他28岁就已经是奥地利最年轻的正教授了,36岁成为财政部长,后来他去了美国哈佛大学任教。

熊彼特的老师是庞巴维克,他是属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学者。熊彼特学成后自成一派。他第一次把创新这个概念引入了经济学。之前的古典经济学,满眼都是什么价值、地租、利润、工资这样的名词。以往的经济学家,都是想抽象出一些静态的概念,再去描述经济现象。但是,熊彼特跳出了这个静态的视角。

熊彼特提出创新有五类:

(1)产品创新: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2)工艺创新: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市场创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供应创新: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组织创新: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破坏。

创新有很多种。今天流行从0到1,好像从无到有才是创新。其实不少创新,只是旧元素的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投入生产体系,也能实现创新。

比如,"扫一扫"功能,大家付款、购物、点餐都在用。每天有数十亿次运用。这个不起眼的功能,奠定了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领先世界。可是,里面两项技术并不新。日本在1994年发明了二维码,而身份识别技术,二战后期就有了。中国人将二者结合,放在新场景。这其实就是创新,也获得扫一扫的专利权。

再比如,360免费杀毒颠覆了传统杀毒软件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先是以免费模式洗牌原有杀毒市场,后以网络安全管家身份在用户心里建立新的品牌形象,成为了行业大佬。颠覆式创新本质上更像升纬打击,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态。

我的思考:

现在的手机远程签单(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技术),就是一种创新,这项技术可以使代理人突空间的限制,也就是说现在与你争夺线下市场的,将不在局限于所在城市的同业公司。挑战与机遇并存,现在你也有机会将自己的业务版图通过创新的技术扩张到全国各地(未来甚至是全世界)。

身处日新月异的“创新”时代,对于行业前辈们的经验应保持“仅供参考”的态度,因为未来绝不是周而复始的过往重现。

相关文章

  • 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

    日更(164/365) 《徐瑾·经济学大师30讲》学习复盘D5 熊彼特,来自维也纳的经济学家。年轻有为的他28岁就...

  • 组合创新|本质思考力

    熊彼特,被誉为创新之父 经济实质就是新组织对旧组合通过竞争而加以破坏的过程,熊彼特这个过程称为“创造性破坏”,并且...

  • 组合创新

    1、模式解析 1.组合创新的理论来源: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经济发展理论》 2.创新定义:“旧要素,新组合” 而非...

  • the great acceleration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造性破坏理论”creative destruction”他指出,一次接一次的颠...

  • 身边的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就是一种创新 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经典概念。创造性破坏指的是,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

  • 创新与经济周期

    商业周期是经济学家熊彼特最常为后人引用的经济学主张,其提出的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基础。 按照熊彼特的解释,...

  • 郑志昊的猫眼电影,可以算得上观影体验的创新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了经济的非连续增长——创新。 熊彼特以生物进化论为逻辑奇点建立了进化经济学理论。熊彼特...

  • 熊彼特创新理论

    模型3: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第一性原理:创新基石假设1:动态经济模型基石假设2:创业家模型 熊彼特创...

  • 2021-11-30 推荐书单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1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等人对创新的全景式前沿分析。 本书运用熊彼特增长范式解析了当...

  • 创造性破坏与人口

    非常喜欢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解决人口压力最有用的办法是用流动性消释人口压力,华夏体系习惯用战争来实现。这属于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yn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