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64/365)
《徐瑾·经济学大师30讲》学习复盘D5
熊彼特,来自维也纳的经济学家。年轻有为的他28岁就已经是奥地利最年轻的正教授了,36岁成为财政部长,后来他去了美国哈佛大学任教。
熊彼特的老师是庞巴维克,他是属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学者。熊彼特学成后自成一派。他第一次把创新这个概念引入了经济学。之前的古典经济学,满眼都是什么价值、地租、利润、工资这样的名词。以往的经济学家,都是想抽象出一些静态的概念,再去描述经济现象。但是,熊彼特跳出了这个静态的视角。
熊彼特提出创新有五类:
(1)产品创新: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2)工艺创新: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市场创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供应创新: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组织创新: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破坏。
创新有很多种。今天流行从0到1,好像从无到有才是创新。其实不少创新,只是旧元素的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投入生产体系,也能实现创新。
比如,"扫一扫"功能,大家付款、购物、点餐都在用。每天有数十亿次运用。这个不起眼的功能,奠定了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领先世界。可是,里面两项技术并不新。日本在1994年发明了二维码,而身份识别技术,二战后期就有了。中国人将二者结合,放在新场景。这其实就是创新,也获得扫一扫的专利权。
再比如,360免费杀毒颠覆了传统杀毒软件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先是以免费模式洗牌原有杀毒市场,后以网络安全管家身份在用户心里建立新的品牌形象,成为了行业大佬。颠覆式创新本质上更像升纬打击,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态。
我的思考:
现在的手机远程签单(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技术),就是一种创新,这项技术可以使代理人突空间的限制,也就是说现在与你争夺线下市场的,将不在局限于所在城市的同业公司。挑战与机遇并存,现在你也有机会将自己的业务版图通过创新的技术扩张到全国各地(未来甚至是全世界)。
身处日新月异的“创新”时代,对于行业前辈们的经验应保持“仅供参考”的态度,因为未来绝不是周而复始的过往重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