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缺什么?
语文教研组的质量分析会议在会议室进行,每一个老师从试题的质量、答题情况,经验和教训,建议和意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老师们共同的提出:学生的基础不过关,尤其是字词关没有过。有的老师举例,大多数学生对于拼音题是没有感觉,不知道韵母,不知道音调,完全靠猜。这就是教育的差异,村小的学生,有的老师只是教会学生认字,教会学生拼音,却从来不给学生教哪一个是韵母,声调怎么读?不是老师不敬业,而是老师的专业水平有限,没有能力教学生。村小的老师结构极为不合理,谁都可以教,谁都不会教。导致村小的学生的语文从开始就是一个陷阱。面对基础差异的学生,老师采用一种方式去教育,导致的结果是让这些学生落得更远。字词关是学习语文的第一道关口,学生过不了这个关,其他都是免谈。老师们认为,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字词的记诵,可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不是单纯的一种可能,可能是学生没有认真去背诵,或者是学生的记忆力存在问题,或者是学生对于字词的认识不够,或者是老师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老师们还认为,学生阅读量不够,导致阅读理解、大小作文都存在问题。老师们还说,阅读理解是语文的重难点,可是短时间内有没有办法提升。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学生又对作文什么也不知道,为了提升成绩,建议学生背诵语文。有的老师也提到了语文的阅读不够,学生的阅读量根本不够。问题提出了,却没有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老师们说到,考试之后,及时和学生谈心,可是,谈心并不能够解决学生的知识缺陷的问题,只会对于学生进行短暂的安慰而已。老师要提升学生的成绩吗,就需要找到学生的个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才能够提升。用共性的认识解决个性问题,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根本起不到帮助的作用。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在缺少的是:第一,缺少专业的语文老师。近几年的转学潮,导致很多老师流逝,加上老教师的退休,新教师很难补充,导致语文学科老师缺少,专业语文老师更少。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是中师或者是小教等专业的老师。第二,缺少名师的引领。教师对于本来就不专业,还缺少名师的引领。作为农村的学校,名师引领只能够走线上的道路。最好的办法就是所有的老师跟上全国名师的网络课程去学习,去模仿,去成长。只不过这样的方式会让很多老师很累。第三,学生缺少足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农村家中能够拥有书籍的家庭很少,大多数家庭除了学生的资料和课本,剩下的就是本子。家中拥有课外书的不多,拥有优质课外书的更是不多。没有阅读的量的积累,就谈不上质的飞跃。学生的写作停留在一学期八篇作文,这是一种幻想,应该不现实。学生需要不断的写,才能够不断的阅读。第四,缺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设置了口语交际,老师们直接忽略。口语交际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老师的忽视让学生的成长缺少一块拼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