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写博文开始,这个问题就一直缠绕着我。为什么要写博?
人们写博的时间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上新浪网,看那些名人所写的博客,或是网上朋友的博客(或QQ空间的日志)内容丰富,文笔精彩。大家均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把自己之所想之所思写出来,诉诸博端,一可让众人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自己,二可一吐为快,减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好的博客,让人感觉其有敏锐的思想,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样的博客文章,我喜欢看。有看就都会有收获。看的同时,感到他们为什么就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于是乎,自己也就有了蠢蠢欲动的感觉,尝试着去写。可是,写了几篇游记之类的文章,总感觉思路相似雷同,没有新意,江郎才尽。那不写吧。可要这样,有这么多空闲的时间,又能做些什么了?
自来泉州工作,在公司,闲暇空余的时间骤然多了起来,看书、读报、上网浏览新闻、阅读朋友(含陌生)人的博客或QQ空间日志也就顺理成章了。有看就想写,写又写不好。因此,为什么写博这个问题也就一直没有得到答案。
今年(2009年)国庆节回外地母校参加毕业30年的聚会。前二天,收到同学聚会的光碟、照片及通讯录。国庆期间2天的聚会,囿于人数太多(是以年段为题进行组织的),同学间攀谈,交往就显得较为仓促、漫无头绪。今天,拿出30年前离开校门前所拍的毕业照,对照30年后的照片和光碟,感觉30年的光阴在大家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难以消除的痕迹,不由得让人发出“韶华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是啊,30年!人生又有几个30年!在已经流逝的30年里,已经有个把同学的生命已在这期间里嘎然终止,而在下一个的30年后,又会有何样的情形呢?
感慨于既往的30年,寄望于今后的岁月能让自己没有过多的感叹,从而也就有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想法。为自己的家人、亲戚,为熟识的同学、朋友写些博客不失为一个留声的好办法。
而写博客,自然要文责自负。既要自负,那么对于文章,就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咬文嚼句,讲究文采,还要上网查资料,等等。这些,虽然费力费神,但对自己不啻是一种增强用脑程度,舒缓工作压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好办法。
总之,不写,时间也是飞速流逝而去,写了,感觉自己的生活会更充实些,光阴的脚步会迟缓些。这就是我目前写博客的一种想法,一种心境。
后记:
这是写于2009年12月31日的一篇博文,彼时,我还在刺桐城泉州工作。那个年终的夜晚,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呆在空荡荡的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的楼房里,打开电脑,断断续续地在键盘上敲出黑色的文字来。
是啊,从开始熟悉新浪博客,到发布上千篇(1200余篇)的博客文章,再到结识微信公众号这个新朋友,不觉间,已经走过了将近10年的路程,期间的甘苦冷暖,唯有自己知道。
我不会忘记,博客上的文章,分类栏目(游记;随感;读书万卷;美食天地;文艺百花等)从多方面记载了我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而那少量的『随感』是我不经意间某些情感的自然流露。
正如每年春晚结束的告别曲《难忘今宵》里的歌词所说道的:
告别今宵
告别今宵
无论新友与故交
明年春来再相邀。
青山在
人未老
人未老
是啊,结识新友,不忘故交。虽然我认识了微信公众号这个新朋,但我依然还会持续地关注着博客~这个曾经的故交。我将会把我未来新旅程长篇幅发布的业务托付予你。因为我们曾经相识,相知。
2018年8月18日整理后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
2018年11月6日发布于『简书』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江西上饶三清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69caf6c123ac19a4.jpg)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