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说说中国古代人的名和字

说说中国古代人的名和字

作者: 227332a1de6c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21:40 被阅读108次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张三不曾偷”。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俗谚,其中意义不言自明。但内中所指的“张三”其人,和我们平时经常在口头中说道的“李四”、“王五”等等人物的称谓,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指此等人物的姓名乎?这其中有沒有什么来历呢?

      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大凡都有着一个属于自已的姓名,以作为彼此间在社会交往中辨识个人身份的符号代表。那么,古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名是怎样形成的呢?其中又有什么出处呢?

    其实,中国人姓名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一段悠长的历史渊源的。

    上古时期,人们过着原始的群居母系氏族社会生活,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一般也没有自己的名字。以后慢慢隨着社会的进化,父系氏族社会代替了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也就按照各自的父系血统关系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的姓和氏,这个时期大抵是在迄今四五千年以前,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三皇五帝时期。

    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大禹建立了第一个世袭的奴隶制王朝夏朝,后又经历商、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进化,直至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秦朝。以后是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伴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人的姓名称谓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先秦之后,姓和氏便逐渐合二为一,姓氏也简化为姓了。

    我们人在出生时,因其血缘关系的缘故便天然地有了姓氏,但还无名。古人一般是在出生三个月以后,便由长辈给他取一个名,这叫“幼名”。以后隨着人的成长,如《礼记•曲礼》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说的是便是男二十女十五成年。成年以后,男女要行冠礼。这时在幼时由长辈们所取之名,已经不适宜在社会交往中直接称呼了,而需要另外有一个称谓,以供社会上平辈和晚辈称呼,这就是字了,即所谓的“冠而字之”。这时,人除了姓和名之外,又有了字。  一般而言,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由于字和名相互表里,所以字又可称为表字。 

    这样说来,古人的名是名,字是字,名、字各有其用法。称人以字,自称或长辈可称名。除自称和长辈之外, 人们之间的互相称谓,不可直呼其名,而要以字相称。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 

    字是男女皆可有的,并不仅限于男性专有,女性也可有字。“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写道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宝玉问黛玉“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自已的名。宝玉又问:“表字如何”?黛玉则回道:“无字”。此刻宝玉便笑嘻嘻的闹着要给黛玉取一字曰“颦颦”了。  因为此时黛玉年龄尚小,还未到十五岁成年,因此尚无“字”。一般而言,古代女子十五绾发成年即可婚配出嫁。而十五未到,还没成年也就沒有取字,此时女孩儿还没有嫁出门呢,所谓的“待字闺中”,大致便是这层意思了。

    除了姓、名、字之外,那时的中国人,主要是士大夫阶层,往往还要给自己另取一个号,号又称为别号,以寄托自已的情趣。号的取法极多,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抑或家乡之地,读书之书斋,生活之居室,居官之任所乃至职务等皆可拾取,五花八门,雅致诙谐。有许多人还不止有一个号呢。由其号尚可窥见其人的兴趣爱好及志向等。例如诗仙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人们一般都习惯称他为太白或李太白。宋代大文豪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还有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又号铁冠道人。其中称苏东坡者最多。宋代另一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却是一个例外,她有名而无字,但有号易安居士也。

    古代的帝王将相逝世之后,会根据他生前的业绩表现,文治武功,给予一个谥号,对帝王而言也可叫做庙号。另外后人还要避讳,也就是在名字中要避免使用和他相同的名和字等,以示对他的尊重。 

    时代进化到现代,现今我们国人的姓名称谓,较之古人已经简化不少了,去掉了其中的许多繁文缛节,省却了我们不少麻烦事,但可能觉得也少了那么一些儒雅之趣味。

    现在,除了姓之外(有些人用父母亲的姓作为合姓),一般人们只会取一个名,姓在前名在后,合起来便是姓名,这个姓名就作为我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身份辨识。而除了名之外,另外要再取一个字和号的人已不很普遍了。  但是,在正式场合大庭广众之下,如果对一个人大声直呼其名,往往觉得还是不够礼貌。于是,我们便会在称呼中姓名之后加上“先生”、“老师”或“某先生”、“某老师”或者职务职业等等称谓,以示委婉客气一些,这或许也是承继了老祖宗的一些传统吧。     

    当今社会网络空前发达,无孔不入,于是便又有许多人给自己取了一个个新鲜别致的的网名,再用其驰聘于微信、QQ等网络空间中,这也算是现今中国人的姓名称谓的一个新的发展吧。 

    说到这儿,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张三、李四、王五”等等称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研究,古时的中国人也并不是人人都有名有字有号的。除姓之外,正式的大名及字和号在古代一般也都是中上层阶层的社会人士才具有。古人读书不易,穷人家的孩子一般读不起书,没有上学不识字,也没有功名,很难进入到中上层社会阶层去,所以大都是不曾取得正式的官名,成年后也没有取字更无号的。那么他们的称呼怎么办呢,清代学者俞樾在其所著的《春在堂随笔》卷五中,说得有宋元以来社会底层普通老百姓的称呼。通常是以其在家中的行辈排列所称,如张三李四王五之称谓。另外也有以他们出生时父母亲的年龄合算一个数目字来作为名的叫法。如父亲年龄二十四岁,母亲年龄二十二岁,合计四十六岁,生了一个儿子,即得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计四十五,生子就叫五九,取五九四十五之意。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出生穷苦,他父亲原来也沒有正式的名字,就叫作五四,二哥叫重六,三哥重七,朱元璋本人亦叫作重八,皆无正式的名字。后来元璋作了皇帝,至高无上,当然有了名字和皇帝年号洪武,他的父、兄隨之也都有了自已的大名。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就出现过六一公公、八公公、九斤老太等等称呼,这些人也是下层人士,是没有正式的名字的。在小说和戏文中, 那个时代还常称旅店饭店的服务员为店小二,现在这种称呼已听不见了。  旧时民间称人还有称“秀”或称“郎”的。一般被称作“秀”的人,社会地位都比较高。称作“郎”之人,就是社会的底层人士了。“水浒”传中武松的大哥,因排行家中老大,又只是个沿街卖炊饼的小贩,没有社会地位,受人歧视,所以就被称作武大郎。有句成语“不郎不秀”,即含有贬人高不成低不就的意味。但我们现时所说的“好儿郎”,其中的“郎”字,已没有絲毫的贬义了,倒满满的都是赞扬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中国古代人的名和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df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