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是受苦,而是修行
——认知疗法:警惕你的自动化思维
在动荡时期,一位大学的女教授脖子上被挂着大字报,时不时还被拉出来批头、挨打,身心被严重摧残,想死的心都有了。
当时跟她一起挨斗的还有一位教哲学的老师,这位哲学老师给她递了一张纸条。
女教授看后,恍然大悟,开始安心接受了此后的一切。
纸条上只写着七个字:“此时正当修行时”。
此时不是受苦,而是修行。
那些虐待你的人,他们只是在助你修行。
认知改变,情绪和行为彻底改变。
这便是著名的“认知疗法”。
创始人贝克,在上个月已离我们远去,享年100岁,他在60年代发展出认知疗法后,便开始彻底改变心理治疗领域,认知疗法已经成为心理治疗最常用的诊疗工具。
贝克研究时发现,消极的认知,并且这些认知过程成为一种自动化思维,才是我们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
当你也遇到问题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否也有自动化思维:
“我真的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吗?(主观判断)”
“除了这些负面的信息,还有什么我没关注到?(只关注负性)”
“我做的事,能代表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乱贴标签)”
……
人生不仅是自己活得有意义,
也让别人活得有意义。
我们虽身处不同的行业,
因为秉持助人之心,
我们必将成为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