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脾牛科普:宝宝脾虚,按这些穴位调理!

脾牛科普:宝宝脾虚,按这些穴位调理!

作者: 脾牛健康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2-03 09:52 被阅读0次

    在中医看来,脾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旺盛则人体万物可生,而脾胃之气虚弱则百病滋生。小儿推拿不能对于孩子消化道及脾胃的病症很有效果,家长们平时可以做健脾和胃小儿推拿保健,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1、清补大肠

    有调和气血的作用,能清除肠道宿便,促进肠道运动,清利脏腑湿热。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自指根到指尖来回推拿。主治积食厌食,肛门红肿,泄泻便秘。

    家庭护理妙用:清大肠用于孩子实证便秘。

    2、分腹阴阳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是治疗腹部疾患的常用手法。家长要先用温水将手泡热,或者是双手搓热后再开始给孩子揉,揉的时候可以从孩子中脘至肚脐中线向两肋方向分推,治疗肚子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

    家庭护理妙用:用于孩子消化不良引发的腹胀。

    3、摩腹

    调理气机,理气活血,健脾和胃,可用于一切病症,根据病症,可顺可逆,日常保健,可顺时针36或逆36圈的倍数施术,以宝宝舒服为度,可预防疾病的发生。顺为泻法,逆为补法!一定不能只顺揉腹!天天顺时针摩腹,可致气虚。顺摩腹可调理积食,实秘等;逆摩腹,可调理寒泻,脾虚等。

    家庭护理妙用:顺时针和逆时针同数,用于日常保健。

    4、捏脊

    又叫“擀皮儿”,“蚂蚁上树”,在民间流传深远,是一个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手法,适用于一切虚弱之症,尤其消化道病症。保健作用就非常大,能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可以让孩子长的高,吃的饱,睡的香!

    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推动,不离肌肤。大家多练习几遍就会无师自通。容易出现的错误,还是捏的方向问题。

    家庭护理妙用:

    捏积要从下往上捏,阳气顺势生发,对阳虚气虚体寒孩子效果好,适合早晨和上午捏。下捏则适合一些阴虚严重,积食、发高烧等实热的孩子。

    5、揉中脘

    主要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合用。推中脘能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嗳气呕恶等症。

    6、揉足三里

    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灵枢》中就说:“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这句话的大意是,当脾胃有问题、阳气或阴气不足、有腹疼肠鸣等的时候,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用小儿的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酸胀、 足三里发热的感觉才好,如果没有感觉说明你并没有找对穴位。家长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先试一试。

    7、推七节骨和下推天柱骨

    推七节骨可上可下,调理腹泻和便秘。热证的便秘下推七节骨,寒证的腹泻上推七节骨。

    下推天柱骨主要用于止呕止咳,消化道病症在恶心呕吐的时候用的最多,适应于各种呕吐,不分寒热。

    孩子一旦有脾虚的症状,家长们就需要引起重视,因为一旦病情持续发展,对宝宝的影响就会越来越来大,彻底根治也不容易。平时也应该多加预防。可以喝脾牛清明冲剂来帮助宝宝调理,脾牛清明冲剂作为一款具有官方批文的保健食品,批号:卫食健字[1998]第142号,它是由湖北省著名老中医陈清明先生在长期从事医疗和保健研究中,整理研究成功的科学技术成果,并经反复考证与科学实验,合理加减,精研细制而成。精选九种药食同源成分,能很好呵护宝宝脾胃,起到调节免疫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主要成分为党参、莲子、鸡内金、茯苓、山药、炒麦芽、谷芽、芦根、薏苡仁,这些配方都有补气、健脾、开胃等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脾牛科普:宝宝脾虚,按这些穴位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dp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