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在凤城中学,参加名师工作室初中语文第二次导师入站活动。
因为有任务在身,这次活动在心里就显得无比重要。要讲一节课,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许是因为很久未上讲台,心里颇有几分忐忑。在不同的解读不同的素材中间优柔寡断了好几天,似乎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怎样的课堂是自己想要的呢?我问自己。告别从导入到过渡到结束的每一句话都要烂熟于心的流程化操作,告别每一个环节都要闪光的好大喜功,我要一节真实的一课一得的语文课。
所以,我不要去见学生。但是,我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尊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尊重年龄特征,尊重班级风格,而这些,侧面了解就足够了。
散文好读不好教,《紫藤萝瀑布》更是如此,不长的文章有着很多可挖掘的点:从思路出发,随着行踪看情感变化;从主题出发,在字里行间看生命的内涵;从写法出发,在情与景的融合中体会托物言志的深刻,从语言出发,在字字珠玑里寻描写的妙处……
翻开了15年4月送教下乡时曾做过的教学设计,满满登登几十页PPT,字音词意、时代背景、语言特色、情感变化、写作手法、主题思想,方方面面无一遗漏,典型的贪多求全,那时的学生被我这么生拉硬拽着上了一节这样的课,内心该是崩溃的吧。
完全没有利用价值。
放弃手边所有庞杂的资料,重新进入文本。文章是老的,教材体系是新的。文本的不同位置暗含编者的深刻用意,所以,明确文本在单元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很重要。然后紧扣文本特点,从学生感受最深的点进入,从读到说,从听到写,充分利用上学期学过的圈点批注读书法,多角度多层次赏析文章语言,做透这一点,就够了。
这是预设,丰满的理想。
第一节是我的课,紧张到也谈不上。孩子们很是乖巧,虽然有点胆怯。我虽是思路清晰,却总在心里挂念时间安排,只怕未完成就响起了下课铃声。于是,急匆匆向前……
结束了。心里那种感觉像天空蒙了一层轻纱,我看得见太阳,却不很真切。不透,如隔靴挠痒;不实,如浮光掠影。我想,终于还是走的快了。
期待付老师的点评。上个月的活动中,我惊叹于她的“准”,看问题准,给方法准,说思路准,这个“准”,就是水平!我对她的崇拜就这样生根发芽。付老师向来温和。尽管大家强烈要求直指问题核心,毫不客气地指出,付老师还是要认真仔细地分析整节课的优与劣,再最大程度地给出建议。
散文的语言赏析要避免“批发”,要避免“流程”,要慢下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在文字的世界里出现画面,体会情感,这样的“赏”才是有意义的。要从细节处入手,一个字一个词产生的影响会带动整节课的发展。这是付老师给出的第一个观点。
听读前置,充分发挥示范的力量,在倾听中感受情怀,也许更有利于理解文本。这是付老师给出的建议。
课堂教学要注重细节的处理。细节之处体现教师的水平,细节之处点亮学生的思维,细节是一节课的品质。这是我再次得到的启示。
至此,拨云见日。
该慢的,慢下来。该点的,点到位。课堂品质来源于细节,细节处理是课堂的灵魂!
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文章结构精致、文字隽永、意蕴醇美,在本单元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单元要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
考虑到对后面自读课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课预设为2课时。第一课时以读为主,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读中领悟作者的情感,读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初步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第二课时读写结合,在进一步分析托物言志这一手法的基础上,通过群文阅读(《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进而感受宗璞的散文写作风格,并开始进行托物言志类写作片段训练。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属于异校上课,师生之间完全陌生。考虑到课堂教学的真实和生成更有意义,不与学生提前见面沟通,希望呈现一节完全的“素课”。课前五分钟进入教室,进行活动热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铺垫。
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淀,推测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应该已掌握,写景中常见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应该有所掌握,至于写景的多角度多手法可能比较模糊,需适当点拨。文章的写作背景可能更为陌生,需适时插入以帮助理解作品主题。
基于上述情况,本课时教学内容预设不可过多,以“一课一得”(散文语言的赏析)为出发点,以促进课堂生成,解决生成问题为核心,真正实现散文教读课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思路:
充分利用一种体系(助学系统),围绕一个核心(花儿与生命),通过两种输入(读与听),两种输出(说与写),实现一课一得(重点赏析散文的语言特征)的目标,并为下节课深入学习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及写作训练做铺垫。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品析具体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2.勾画表现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初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教学重点:品析具体词句,掌握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情感变化,理解作品主旨。
教学策略:启发与讨论为主,多种媒体辅助;阅读与探究结合,诵读带动感悟。
教学流程:
课前热身:
以“春”为核心词开展说话练习:1.成语和俗语;2.诗与词;3.句子;4.联想
一、导入:四月,聆听一场花事(预设)
同学们,春日里不仅有樱花,还有桃花梨花杏花丁香花……,今天,在街角的小公园,我拍到的是另外一种花:
看与说:紫藤萝的图片,尝试口头描绘。(字-词-句-段)
出示课题,进入文本。(板书:紫藤萝瀑布)
导:看到这个标题,你又想到什么?(与教材预习提示一致)
进入文本,看看与你的想象是否一致。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的花有很多种,作者为何选择了紫藤萝?
二、自读,感受一种魅力(语言)
1. 自由读,读通读准,注意朗读方法。
2. 写与说:作者笔下的藤萝美吗?分析语言特点,充分运用上学期学过的方法,在书页空白处圈点批注,独立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4.展示梳理。(归纳语言特点,掌握写景方法,呼应课后第二题)
知识点总结:
1. 写景顺序(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花瀑——花穗——花朵)
2. 写景角度(色、态、形、香气)
3. 写景手法:(化静为动、多感官互通、物我交融、对比)
三、听读。理解一种情怀(思路与主题)
1.听读,标注关键词句,思考文章呈现的话题、形象、事件。
说话题:生命
说形象:花与人
说形象的变化过程:
昨天的花是衰败的,今天的花是繁盛的,明天的花是生生不息的
焦虑而悲痛的我—宁静而喜悦的我—开朗而坚定的我
说事件:
看花—忆花—悟花 (与花相遇—与花对话—与花同行)
2.插入背景,深化理解。(预设)
①大背景:
②小背景:亲人遭遇疾病的侵袭
3. 明确主旨:花和人……
4. 表达一种心声,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说话练习:我仿佛听见藤萝在说……
四、点拨,初步了解一种写法(托物言志)
何为托物言志?作者托藤萝言了怎样的志:?
五、总结,回归一个目标(呈现目标)
1.我们收获了什么?目标是否实现?二人复述。
2.结束语:学生自我总结,送给自己一句话吧。
六、作业,尝试一种学法(群文阅读,呼应课后第五题。)
资料:《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
【23日晚初稿,25日晨再修改。愿每一次活动每一节课都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细节·品质(2019培训全记录之六—导师入站第二期) 细节·品质(2019培训全记录之六—导师入站第二期) 细节·品质(2019培训全记录之六—导师入站第二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