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篇在《庄子》中很特别,都是大段的对话和论述,语言风格与其他篇不太相同。主要内容是反驳儒家提倡的仁义忠孝,站在儒家对立面的都是像盗跖这样不被世俗认可的人。他们反对儒家,刻意宣扬仁义道德,让人产生是非善恶之心,这种包裹在伪善下的恶比看得见的恶更令人不齿,宁为真小人,不做伪君子。整篇文辞直接激烈,观点鲜明,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却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在当下,伪国学流行之时。
今日继续分享一段:
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若弃名利,反之于心,则 夫士之为行,不可一日不为乎!”
满苟得曰:“无耻者富,多信者显 。夫名利之大者,几在无耻而信。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信真是也。 若弃名利,反之于心,则夫士之为行,抱其天乎!”
子张曰:“昔者 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今谓臧聚曰:‘汝行如桀、纣。’则有 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贱也。仲尼、墨翟,穷为匹夫,今谓宰 相曰‘子行如仲尼、墨翟。’则变容易色,称不足者,士诚贵也。故 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 。”
满苟得曰:“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义士存焉。 昔者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 币。论则贱之,行则下之,则是言行之情悖战于胸中也,不亦拂乎! 故《书》曰:‘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