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存实亡的婚姻已经一年多两年,靠疏离和麻痹走到今天,只想为年幼的孩子保留一个正常的家,现在发现不行了!
为什么想离婚已经不想再纠结,为什么要离婚却很明确,因为两人的沟通和处理问题的模式不仅没有改善,而且有了肢体上的冲突,虽然形式大于实质,只是有过两次我忍无可忍的往他身上拍过两下,但是这是一个新模式,会重复还会升级。这个男人多么挑战人的底线,我又是多么容易被激怒,我一步一步了解得非常清楚,
最重要的原因是,每当我和他忍不住地大声说话争吵的时候,两岁九个月儿子的反应!
最激烈的那次我大声咆哮在他话语的刺激下冲上去拍打了他,那是第一次,却让我后悔自责至今。只记得孩子原本是哼哼唧唧地在要求什么,看到我们那么外显的冲突,他突然跑开躲到厨房。没哭也没闹。
我妈把我拉出来和他理论的当会儿我赶紧出来安抚孩子,当时就知道错了,怪自己没忍住。我的孩子自己拿着一个红枣在吃,很乖巧地说“你看我自己拿红枣吃呢,我是不是很棒啊!”我说很棒,然后孩子接着问我,“婆婆和爸爸在说什么?”我努力用正常的语气和他说,他们在谈事,不理他们。
我从来没特别要求孩子乖巧,有教他体谅他人照顾好自己,但是那么刻意讨好,我第一次看到,心碎!
之后我还有好几次和他说话忍不住大声,孩子就会好紧张地问“怎么了?怎么了?”“你生气了吗?”“你又生气了吗?”儿子两岁九个月但是语言发展一直超前。让一个两岁半的孩子如此关心我的情绪多于他自己的情绪,我感觉自己作为老师作为生面管教讲师,作为妈妈,都失败极了!
昨天孩子从奶奶家带回来后鼻塞得厉害,眼睛还流泪,明显很累乏,洗好澡穿好睡袋想让他早点睡觉休息,出来找水杯,发现保温杯又给落奶奶家了,我一想到孩子接下来几天出门没有保温杯喝水多麻烦,忍不住大声,结果人家怒目相向,然后三言两语间升级到唇枪舌剑,长期疏离忍耐的关系一有出口就迸发,也感觉已是不可挽回的事。
孩子累得在床上翻书等我,听到两个成年人失控的吼叫,没有力气爬下床,只是听到他一声又一声地问“怎么了?怎么了?”我一听更是又生气又自责。回到孩子身边,孩子问“你和爸爸怎么了?”我说没事,爸爸把水杯忘记在奶奶家了,妈妈有点生气。
这时,他说“妈妈你看我自己看书呢,我找到躲起来的小猫咪了。”如此特意显乖,又一次让我心碎……
儿子平时是比较淘的,那么年教育教学,加二级心理咨询师和正面管教讲师的学习的实践让知道孩子该有孩子的样子才是最健康的,看着他怡然自得做着自己是当妈最有成就感的事。这样偏离正常的刻意显乖和讨好真的好可怜!他对我和他爸的关系该有担心啊!(写到这里,转身看到鼻塞呼呼熟睡的儿子,突然泪流满面。很陌生的感觉,我以为泪水在孩子出生一年内已经流完!)
这样的情形已经背离了我维持婚姻的初衷,不仅给不到孩子一个正常的家,连正常的爸爸妈妈都没有,让他看着他两个最爱的、最重要的人相骂相辱相恨,着实残酷!
这么小的孩子归因直接,虽然我和他说只是和爸爸在沟通,这是爸爸妈妈的事,他很好,很棒!但是从他刻意的讨好行为,说明他有认为我们吵架都是因为他不够好(已经疏离的两个人只是因为孩子而维持婚姻,也只有孩子的事情才会需要沟通和争执)。这样的归因如果继续重复和强化自然会影响他的自尊,导致他形成对自己的低评价,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类似状况的发生,他会花费很多的精力来消化我和他爸的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能专心地发展自己。离婚的伤害远没有“patenting style ”父母和亲子沟通方式的影响大。如果可以,我多希望保护他的天真和淘气,但是,这样的家庭关系无论离与不离必然对他造成影响,两害相权取其轻,希望我和他爸的离婚能轻了彼此的责任和义务,断了情感的纠葛,少了亲人的伤害,多一些路人的距离和礼貌,能文明沟通和相待吧!作为离婚的父母,怎么给孩子做好父母,是个全新的课题。我们都需要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