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宁子
清晨,细雨,晨练被搁浅,九℃却不理解,在后院发起抗议,哀叫,将盆中的水拍的哗哗响。折腾了片刻,再无声响。
当一种习惯根深蒂固时,就成为爱好。
窗外,细雨在葡萄叶上沙沙作响,成串的葡萄被细雨冲刷得晶莹剔透。近几日,已有着急的葡萄微微红亮,每天上楼下楼,随手一颗,便有酸甜的味道唇齿留香。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细雨的嘀嗒声中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前些日子,李老师推荐台湾著名学者蒋勋所讲的《红楼梦》,并建议对照书本去听,会收获更大。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是在十年前,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便迫不及待地带回家。朋友视书如命,因此,读的十分匆忙。习惯于在书上写几句心得,又因不是自己的书,就管住了自己的手。囫囵吞枣读完,赶紧送还。那些人物还在脑海中,但描写人物场景,还有那些诗词歌赋,已随着岁月去了远方。李老师再三叮咛要做读书笔记,只有在感悟中才能汲取营养。
前年,五妹快递回一大箱书,其中就有红楼梦。不同于以前的版本,这本书在首页人性化地排出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简表,曾觉得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一目了然。翻开书,在每个章节中,凡是有生僻字词都有注释,唯一遗憾的是字有点小。也许,因为这两本红楼属于自己,读的就随心所欲,放置再床头,想起来就翻一翻,也因字小,读着读着,眼睛就花了,也就没了读下去的耐心。
在如今浮躁的生活中,能静下心读书的人不多了。也不知从啥时候,网上出现一种新的读书方式~~听书。听固然好,不费眼睛,但我总觉得读书,只有在墨香味中品读,那些文字才能走进心底。喜欢手捧一本书,或躺或坐或爬,不懂的生僻字词,可以查字典,做记录,在读书中学习,再读书中先到乐趣。
蒋勋所讲的《红楼梦》,是我第一次听书,也是第一次对着书本,一字一句去听。蒋勋讲的很细致,也讲的很生动,其中不乏引经据典,在第六集中,蒋勋讲到李斯推行的商鞅变法,那一刻,我真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但这种错误,若是凡夫俗子,也就哈哈一笑了事,但作为一个学者,还是需要严谨。从而证明那句俗话——出自己的口要入别人的耳,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约束。
从而领悟到,说话也是一门艺术,多读书少说话,言多必有差。
虽然蒋勋将商鞅变法移加到李斯身上,但这并不妨碍听他的红楼,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和细致的讲解,赢得的听众不仅仅是我。
2020年秋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