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理查德.里索 拉斯.赫德森 翻译:李耘 余燕 南海出版公司
《九型人格》这本书其实不是那么好懂,虽然对于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来说很容易,但是相比“性格色彩”、“DISC”等性格学说明显要难很多,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没有读懂。所以,想要读懂这本书,真的好好静下心来,或者我们要带着目的性来读。
带什么目的性呢?
可以想想你最想了解哪个人?那个让你又爱又恨的人,或者那个让你又恨又恨的人都行。如果实在没有,就那就了解自己吧。下次保安再问“你是谁”的时候,你可以和他说我是第一型人格——改革者,我的私欲是愤怒,我的美德是和平。
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网上查了下本书,还有不少心理工作者都是“唐.理查德”的粉,其中有个帖子专门对其中人格“翼型”的部分提出了难以理解。所以,我发现我之前读不懂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专业人士都有不懂的对不对?区别只不过是,他有点不懂,而我是一点不懂。
虽然之前是一点不懂,但是这次还是懂了一点。我把自己作为参照,和书里的9种类型改革者、助人者、成就者、个人主义者、探索者、忠诚者、热情者、挑战者、和平缔造者一一对应,重点是找到自己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就发现自己属于探索者、忠诚者还有挑战者。很快,我就觉得不对,我这么热爱公益事业,应该还属于助人者。于是,我一下有了4种类型。那人可不可以有4种类型呢?唐.理查德认为“在生活中,没有所谓的纯粹的类型,每一个人都是混合体,由基本类型和一种相邻的类型组合而成,这就是翼型或者说辅助型”。也就是说,“九型人格”其实不是未开封的颜料,你是哪个颜色就是哪个颜色,而是一块调色盘,作为独立的个体你会混合不同的“性格颜色”。因此,九型人格并不是简单的对照每个人格的特征,给自己贴个人格标签就完事了的。
不但,人格不能简单的给自己贴标签,就是人格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种人格都会有自己的“整合方向”(积极发展的方向)和“解离方向”(消极发展的方向),因此并非一成不变。打破了传统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宿命论思想,有这种思想的人很危险,相当于人一旦犯错就会永远犯错。这也不符合真实社会,虽然人格的改变很难,但是也有很多小人物经过努力最后成为了了不起的人物。而正是因为改变难却有可能,才需要我们学习这样一本书,它能够告诉你是谁,以及怎样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我认知是很难的,当你初步了解九型人格后,可以在书中“评估”章节做一个自我测试,测试的结果可能会很意外。因为,我发现我不属于探索者、忠诚者、挑战者,同样也不属于助人者,而是我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改革者。而当接收这个结果,重新调整认知后,我认为非常准确。难得可贵的是这本书没有向其他书一样,告诉你NO之后就戛然而止,后面还详细解释了“错误定位”的原因。这样你会在九型人格的认知学习上有个很大的提升。
再往后读就会更加偏学术一点,细心读过就会理解九型人格和其他心理学的关联,以及作为自己的那一种人格今后应该如何自我完善。
如果忍受不了枯燥我建议读乐嘉的性格色彩学,而如果想真正的更加了解自己,这本《九型人格》会更加适合。
禹萱
2020年6月3日
其他参读书目
1、《九型人格》宏宇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评论:垃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