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非正经非专业人士痞子沙。
同样的童话,同样的主人公,怎样读出不同的感觉?这就需要用到阅读的一个密码。
首先我们知道阅读是有层次的。
1、阅读的层次
阅读是有层次的,有的书友可能把故事看一遍,就认为自己完成阅读了。其实这只是第一层次的浅读。
第二层次的阅读,往往需要大家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这时候再读出来的内容,就会比刚开始要深刻一点。
第三层次的阅读,则会超越这两个层次,能够读出更多新的东西。
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品读欣赏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里特别选用的是叶君健先生翻译的版本,因为保留了更多原汁原味。
在传统解读时,《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加上了一些外在因素,使很多人的关注点停在小女孩的外部环境上,引发的情感更多的是同情与可怜。反而忽略了小女孩身上的“光”。这一点是否正确呢?我们不做讨论。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主角是小女孩
安徒生童话的了不起之处——他毫不脱离现实,也不会去刻意美化现实,而是把一个真实的世界,放进童话中让人们去看去感受。
描述生活悲惨、社会悲剧的作品很多,为什么偏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有内在原因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角是小女孩,因此小女孩的行为、心理和情感,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点。把这些点充分了解之后,我们再和现实生活结合,这样才有更大的现实价值。
2、五度读书法之“角度”
首先,我们从小女孩的角度来看。在平安夜的晚上,她依然在外面流浪,兜售着火柴。可是在小女孩的心中,她没有抱怨,只是在尽力争取哪怕一点点的机会。这也体现了小女孩的善良。
安徒生选取的这个角度,和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异曲同工,都是反映儿童在残酷现实面前,努力保持自己的天真善良。
接下来,安徒生运用反复的写法,借助小女孩划火柴的片段,向人们揭示了孩子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当小女孩鼓起勇气抽出第一根火柴,火光闪亮时,她眼中浮现出的是火炉。火炉象征代表的是什么?是温暖。这个温暖是现实生活中的温暖。这也体现了我们人的第一层基本需求。
第一根火柴灭了,小女孩又回到冰冷的现实中。这时,她又划亮了第二根火柴。在这根火柴的亮光中,小女孩看到的是香喷喷的食物:烤鹅。现在大家明白,食物是人们的第二需求。
冰冷的现实在火柴熄灭后再次笼罩小女孩。小女孩只好继续划亮她手中唯一能面对现实的工具:火柴。第三根火柴的亮光中出现的是圣诞树。圣诞树在这里代表的,可以是家的温馨,也可以是小女孩渴望的礼物。
这时候我们发现,小女孩渴望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要,而是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一种信仰。
但是第三根火柴也熄灭了,小女孩划亮了第四根火柴。这根火柴的亮光中,小女孩终于见到内心深处最渴望的——疼爱她的外祖母。毫无疑问,外祖母所代表的就是爱。
火炉可以没有,食物可以没有,礼物也可以没有,但是爱却不能消失。为了留住这爱的短暂感觉,小女孩点亮更多的火柴。这火柴就像是小女孩的生命。火柴的光就是小女孩的生命之光。只要能感受到爱,她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生命。
所以当小女孩离开这个世界时,是带着爱的满足和幸福。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没有去抱怨这个世界,而是依然怀着希望和爱。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宝贵的事物,往往是无形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冰冷黑暗的现实中,依然没有放弃对光明和爱的向往希望,所以她的灵魂理应升向天堂。
安徒生,用无比细腻的笔触,用反复、对比和逐层递进,告诉孩子们,还有大人们,无论什么时候,请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对光明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爱。爱,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
当大家读懂安徒生的这篇童话,再去看其他的童话,就会明白:童话不是单纯的想象,也不是一味的搞笑,而是心的吟唱!
上面我们仅仅运用了不同的角度,就从安徒生的童话中收获很多。那么,大家阅读时,如何寻找文字中蕴含的理和思想呢?
3、五度提炼法
一、角度,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名著,你就会有多角度的收获。
二、力度,从作品的表现力方面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表现?这样表现的好处在哪里。
三、深度,从人心、人性的深处去发掘作品的内在深意。
四、高度,站在民族、社会、国家,历史,乃至文明、文化等更高的视角维度,思考分析作品。
五、广度,综合古今中外更多相近主题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五度提炼法,大家能够更好地发现读书的乐趣。
同时大家也会明白:为什么经典名著能够流传于世!
最后,如果大家能把五度阅读法和写作结合起来,不用很多,只要有两三个“度”,写出来的文字就一定会很精彩。
(淋雨·穿林帮——不正经的痞子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