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的状态不好,这个我归结于是因为开始学习写作,开始了听书,读书,几乎占有了我所有时间。开始写作时我以为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其实在实际操作时完全是另一种情况。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睡前,午休时间,听书,工作忙乱中如果不是必须去做的事情,都会拖延,然后用来构思或者各种胡思乱想……
周日下午,冬日暖阳下,我依然戴上耳机,听《朗读者》,在公园健走。之前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没去读,也不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小说的作者是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作品1995年在德国出版,1997年由卡露·布朗·珍妮维(Carol Brown Janeway)翻译的英语版本于美国发行。
这个小说讲述的是男孩米夏和女人汉娜之间充满激情的忘年恋,而故事的深层含义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
一个美好的开始,却有着残酷的结尾,听到最后我不由得模糊了双眼……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21938/2ff394427e5e3c07.jpg)
男主人公米夏是那么富有责任心的中学生,15岁,因为一次呕吐,意外认识女主人公汉娜,两个人发生了一忘年恋情……而女人公为了掩饰自己文盲的事实,做了很不该做的事。米夏特别害怕失去他,通过朗读经典故事给汉娜听,这是故事发生的第一阶段,被动的为汉娜朗读。
在集中营中她“选择”犯人,即每个月从1200名犯人中选择60名送到奥斯维辛这个杀人工厂,明知这些人要去送死,但因为是上级命令所以感觉这是理所应当的,丝毫没想到如果这些人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她绝对不会如此无动于衷。在那个烈火冲天的夜晚,500名妇女被锁在教堂中活活烧死,而她却因为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害怕犯人逃脱和造反,宁可牺牲数百人的性命,也要烙守职责,坚守到底。
最后,她入狱,米夏主动为汉娜朗读,把录音寄给她……她开始了学习识字!并给米夏写信,但是并没有收到回信。或许是因为最绝望了,上吊自杀,从此阴阳两隔!甚至留给 米夏对爱的障碍……
这样的冬日里,听着这样的故事,满脸怅然若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21938/daeda72e96c014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