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习俗,由最初的“秋分祭月”演变而来。最初是在秋分时节,后来改为八月十五。
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汉代的时侯,中秋节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之前中秋节在中国北方地区还不流行。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在少数民族地区还不太流行。
到了唐朝时,中秋习俗已经成了全国性的节日。这时的节日已经向“八月十五”开始转变,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到了北宋,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 当时习俗和我们现在的已经很类似了。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用至今。
时至今日,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