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153天早安问候。
家庭教育中最难的是什么?
育儿先育己这件事呀,哎,真难
很多人觉得难在知道了做不到,
其实是难在父母毫无觉知,大方向都是错的。
育儿是什么?
是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技能。
这个时候看哪个父母可以更好的理解孩子,可以更好的换位思考,可以更了解孩子内在发生了什么,可以不误解孩子,可以不伤害孩子……
有多少人的认知里,还在把这件事幻想成育己。
有多少人还在坚信,努力去了解孩子,提升父母理解孩子的技能,是育己呢?
这是赤裸裸的育儿。
而且这种育儿的背后,有着大量父母自身未被看见和疗愈的掌控感或者创伤。
这种育儿的本质
只不过是打着育己的幌子,更好的掌控孩子朝着自己理想的期待发展。
只不过是控制孩子情绪的手段和工具。
只要孩子情绪稳定了,父母就不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创伤了。就可以心安理得逃避自我成长了。就可以装作自我成长了。
因为我们确实掌握了更多掌控孩子的技能。可能是换位思考能力更加炉火纯青了,可能是更加了解孩子了。
育己是什么?
是父母能够真的把目光从孩子身上,收回到自己身上。
孩子的一句话让我怒火中烧
在我们自己身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这句话会让我们自己这么愤怒呢?
这句话激活了我们自身的那些回忆和情感?
当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奥秘,知道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导致孩子的一句话成为我们情绪的导火索。
这个时候,你压根不需要去卖命的理解孩子,换位思考,共情接纳吧。
种在我们身体里的火药或炸药被排除了,或者我们可以更好更安全的对待自己的创伤,有边界。就算给你插上10根导火索,孩子一个行为重复10遍,也不会引爆父母的情绪。
这才是我们亲子合作的核心。
让每个人的情绪都可以安全的存在。
既不需要通过理解孩子,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消灭父母的情绪。
也不需要理解孩子,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消灭孩子的情绪。
因为每个人的情绪里,尤其负面情绪里,都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真正帮助我们人格的长大。
反之,一味追求情绪平和,不是不好,而是很多时候,确实是对人格成长的一种逃避或者压制。
有些消极情绪是需要被释放的,不能被压制。一旦压制,人格就冻结了。
很多父母是不具备和痛苦共处的能力的。因为一旦痛苦了,就没有了选择的能力。没有了选择的能力,会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
比如一旦自己消极情绪出现,就不知道如何自己一边发脾气,一边还可以保护好孩子,让孩子不受伤害。
所以我们只能给自己幻想一条标准,父母要情绪稳定。自己也努力去做到情绪的稳定。
毕竟,只要情绪稳定了,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无能了,就没人知道自己缺乏和痛苦共处的能力了。
这,就是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