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17-08-2
【原文】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白话】孔子说:“不降下自己的心志,不使自身受屈辱,大概是伯夷、叔齐吧!”说到:“柳下惠、少连,降下心志且自身受屈辱了,但是言语合于道理,行为有意义合于人心,大概就是这样吧!”
【思考之三】夫子为什么说柳下惠“降志辱身”呢?在今天值得推广吗?
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人。本篇第二章: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担任鲁国士师,多次被罢免。有人说:“您还不离开吗?”柳下惠说:“用直道侍奉人,往哪里去才能不被多次黜免呢?用枉道去侍奉人,何必离开父母之邦呢?”《孟子·万章下》说:“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说柳下惠的为人,并不觉得侍奉昏君是耻辱,也不因为官职小而嫌辞。出仕为官时,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必定要按正道行事。被遗弃不用,也不抱怨,虽然处于困窘之境,也不忧愁。与乡野之人处在一起,也悠然自得而不忍心离去。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有人赤身裸体站在我身边,又怎么能玷污到我呢?所以,受到柳下惠风范的影响,就是胸襟狭隘的人,也会变得宽宏大量;就是性情刻薄的人,也会变得敦厚。
由此可见,柳下惠对外在环境的拣择,并不像伯夷、叔齐那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换做伯夷叔齐的话,“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别说给污君做事,就是污君倒过来给我做事,我也会深以为耻。所以比之于伯夷叔齐,柳下惠的确是“降志辱身”了。
柳下惠虽然对于外在环境的拣择,不像伯夷、叔齐那样的严刻,但在自身修养方面,柳下惠却并不降低标准。即便是在污君手下为官,也始终坚持“直道事人”的原则,恪守道义,不助纣为虐,不同流合污。而且他还能做到表里如一,内心的操守直接从言行上表现出来,毫不隐晦,说出的话,一定合乎伦理道德,行出的事,一定合乎自己所信奉的正确思想,这就是“言中伦,行中虑”。
“言中伦,行中虑”:伦,理也。虑,思虑。中,符合。朱子曰:“伦,义理之次第也。中虑,言有意义合人心。”唐文治先生曰:“此言其遇之穷,虽不得遂其志与身,而言行则卓然也。”钱穆先生解释:“但能言应伦类,行应思虑,不失言行,则所谓降辱,亦惟有委曲之迹耳,故为次也。”
“言中伦,行中虑”,说话合于伦理,行动合乎正确的思想,还能做到表里如一。说明柳下惠的“降志辱身”是有底线的——“其斯而已矣”,降到这个程度就打住了,不能再降了。由于直道事君,所以柳下惠被三次罢免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想见,这样的正直耿介之士,是很难为污君所容忍的,所以柳下惠被三次罢免也就不足为怪了。
柳下惠最终去官隐遁,成为“逸民”。可贵的是他无论是为官还是成为“逸民”,都始终保持着“君子坦荡荡”的平和心态,被孟子赞扬为“圣之和者”。
归隐之后的柳下惠,招收门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成为最早的私立教育的创办者,柳下惠四次办学,九十多岁仍诲人不倦,居然活了百岁。柳下惠的身上闪耀的是直道事人的精神。
柳下惠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可取的。因为这个时代,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职场,领导、上司很多时候是不允许自己选择的,因此必须守住自己的底线,做到“言中伦,行中虑”,坦坦荡荡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不忘初心,牢记圣人教诲!
【思考之四】少连是个什么样的人?
少连的历史记录材料比较少。朱子《集注》曰:“东夷人。”“少连事不可考。然记称其‘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则行之中虑,亦可见矣。”钱穆先生曰:“其人见《礼记·杂记》篇,东夷之子。孔子称其善居丧。”
《礼记·杂记》记载:“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孔子说:少连、大连这两个人都很懂得为父母居丧的礼节。父母去世后的头三天,一味哭泣,不进饮食;三个月内,哭泣祭奠没有懈怠;到了一周年以后,还悲从中来,时时落泪;到了三年头上还满面愁容。他们还是东夷地方的人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