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远离了读书的日子,心变得无处安放,于是,每一个周末,总有半日我与先生或骑车或开车在县城周边游荡,换换环境,亲近自然,心情得到短暂放松。
“放假了,我们到各地走走!”每次,我们都会这样说,可是,到了假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借口和理由让我们放弃,最后,也只能“周边游”,在走了多少次的路上,在看了多少次的景中自我安慰。
儿子放假归来,提出去南方转转。儿子高考选择了北方,南方就成了他心心念念的梦。他高考完就想去杭州西湖、千岛湖,刚经历了硝烟弥漫的考试、报志愿,又马不停蹄地一周一次跑北京治鼻炎,所以只是想想;去年我们又以“又闷又热,如同蒸桑拿”击退了他的热情,但是,心有戚戚。所以,当儿子放假再次提出“去南方”时,我们愉快地答应了。
可是,激情退却,心里的一个小人儿一次次出来阻挠——
侄子婚姻的变故让全家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侄媳的再次出走让家人感到前路渺茫,每个人都期待有一个好的结局,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该如何做。这个时候,我是不是应该陪在家人的身边,献言献策,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至少减轻思想压力?
假期伊始,我就回老家陪伴老妈,舞蹈队的活动不再参加。7月底,同事告诉我,文化局提倡群众体育活动,要求做“第九套广播体操”,并赞助一套衣服,我在老娘的支持下参与了活动。接着又准备迎接“全民健身日”,三天集中训练,准备8月8日汇演录像,此时,能离开吗?
儿子在我们的撺掇下报了驾照,开始疯狂刷题,准备验收之后约考,这样,开学前科一通过才有希望。如果不能通过验收,出去几天旅游,科一基本考试无望,那么,这是不是窝了工?
联系在杭州的学生娇,问那边天气,她只说,晴天热,雨天闷。看天气预报,南京杭州最近连续有雨,甚至有台风过境,对于北方的我,“台风”就意味着危险,甚至灾难。而我们这里,频繁的降雨让气温在31、32度的样子,还算舒服,那么,我们奔波千余里,开启“汗蒸”模式,开启“危险”模式,真的值得吗?
按惯例,八月初,是职称评定的时候。起初,先生对此是颇不以为然,认为劳心费力伤神大可不必,不如顺其自然,自得其乐。然而,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评上中高职直接和工资挂钩时,先生才有些“幡然醒悟”,开始着手各种材料的累积,准备今年参评。现在出游,如果正赶上职称评定该如何?
七夕何夕?人到中年没有了浪漫,而七夕之后的中元节,是祭奠父亲的时候,天堂的父亲我是必去看望父亲,倾吐我心中的思念。
……
每当这个小人儿在我的心中满含幽怨地指责,另一个小人儿就会站出来反抗: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儿子多年的梦想,一定帮他实现;儿子马上升大三,明年的暑假准备考研,不会再有这样的时间和心情;这段时间太纠结了,整天没有好心绪,该出去放松放松;总是依据教科书和别人的说教理解南方,作为教师,会不会很尴尬?走出去,真正去体验,哪怕淋一场酣畅淋漓的雨,晒一次日光浴蒸一次桑拿……
去南方!去南方!去南方!
4号做好旅游攻略;5号6号抓紧刷题,同时买好车票订好旅馆;7号初试争取过关顺利约考科一;8号早晨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上午回家祭奠,下午两点,准时出发,去南京!
午饭后,最后一次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无意间扫了一下微信,工作群里发出消息:有参加中高职评定的老师请报名。
我晕!这是什么节奏!
经过了短暂的犹豫,经过了简单的安排,我们愉快地决定:去南方,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切,回来再去面对!
终于出发,在去往南京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