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杂论
秦、汉时期,各家学说趋于混合,大多混入儒家,只是墨家学说未能收进去。汉以后,儒家只读经书,不读子书。也读一点老子、庄子的书。
隋、唐就有了科考制度,但那时未曾固定化。到宋代以后, 推行科举,固定下来,三年一考,大张科举。这以后,儒人连老子、庄子的书也不读了。
清朝中叶,乾隆时,儒人觉得只读经书不够了,这才经书、 子书都读。子书于是得到校勘、注释。
清人毕沅,是当时的署陕甘总督,他请了人校勘子书。这是在《四库全书》的编纂之后。《四库全书》未能特别注意子书。 有个王念孙,是高邮人,专读子书,并且细细考订。清朝末年, 有俞樾、孙诒让,也读子书,考订子书。孙诒让还为《墨子》 一书作了注释,叫《墨子闲诂》。现在,只有《管子》一书,尚未整理好。
清人所作子书的校勘、注释对于读经书有帮助,便于对经书和子书比较研究。这一来也就打倒了经学的权威。现今,有了甲骨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进行比较和研究,这比清代又好多了。
例如,关于王道和霸道。过去的人说古之王道是和平的,霸道是杀气。这种说法来自宋人。现在知道,这是不对的。王道并不是和平的,这从甲骨文中可以找出来。
经书中,没有奴隶社会时的事情。现在从青铜器里,可知古王很残忍。如现存在历史博物馆的《盂鼎》上,记载周王赐给盂(一个臣子)一批奴隶:“人鬲(奴隶)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另一批“千又五十夫”。在《小盂鼎》上又记载着:周王命盂(一臣子)伐鬼方(西北方的一个国家),一次获“嘼”(即酋长)二人,“馘”(战争中所杀的,割其耳以计数) 74812人,“俘人”13081人。第二次又获“嘼”(酋长)一人, “馘”237人,俘……人。馘音国。就是割下所杀的人的耳朵, 计数上报给王,这很残忍。当然,这些在经书中,全都没有。现在从金文中可以得知。
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
《孟子》引“书”(逸书)《尚书》,当时的《尚书》。
“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安抚男女)篚(即筐)厥玄黄(黑的黄的丝织品)绍我周王见休(好),惟臣附于大邑周(服从了周)。”孟子解释道:
“其君子(贵族)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筐) 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去其残暴)。”(“绥”作安义解)
现在应当翻译为:“条国不服从周王,周王派兵东征,到了他国里,把他们的男女都捆了来做奴隶。把他们的丝织品抢来装在筐里,献给周王让他高兴。这条国就服属于周朝了。”
以上的例子,是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后,才可能得知的。这说明王道,并不是那么慈祥的。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简片)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逸周书·世俘》(即《武成》,是《尚书》的一篇):“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十万) 有七万七百七十有九(杀十七万人)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俘了三十万人)。”这样的凶残,而孔、孟还以为古时的王都慈祥!
诸子,他们当时著书很多,可是传下的少,诸子里头别的人,还有惠施、宋钘、慎到、申不害等人。到现在已经不见他们的书。顶多只能在另一部书里见到他们的一句两句话。
有的书,在秦时没有烧光的,在《汉书·艺文志》里,还保有着他们著作的书目。可是书的本身后来又给东汉末年的董卓烧完了。因之,上述几部子书,能传到今天,极不容易。
从前,大烧上古的书,共有三次:一是秦,为了政治目的; 二是项羽;三是董卓。到后来,各朝各代的大小战乱,都要烧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