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以昀学问优,加四品衔,留庶子。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释还,上幸热河,迎銮密云。试诗,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复授编修。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昀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散逸,尽读诸行省所进书,论次为提要上之,擢侍读。上复命辑简明书目。坐子汝传积逋被讼,下吏议,上宽之。旋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建文渊阁藏书,命充直阁事。累迁兵部侍郎。四库全书成,表上。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赉。迁左都御史。再迁礼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畿辅灾,饥民多就食京师。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厂日煮米三石,十月加煮米二石,仍以三月止,从之。复迁礼部尚书,仍署左都御史。疏请乡会试春秋罢胡安国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穀,从之。嘉庆元年,移兵部尚书。复移左都御史。二年,复迁礼部尚书。疏请妇女遇强暴,虽受污,仍量予旌表。十年,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昀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惩明季讲学之习,宋五子书功令所重,不敢显立异同;而於南宋以后诸儒,深文诋諆,不无门户出入之见云。
———清史稿 (民国)赵尔巽,柯劭忞等撰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0七
当初《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大肆宣传,有人看不惯网上说这部剧把纪晓岚跟和珅并列为乾隆面前的重臣,歪曲事实,其实纪晓岚就是一个弄臣,而且官衔品级也不能跟和珅相提并论,怎么能单独把和珅跟纪晓岚两个人提出来并列在皇帝面前,而且上朝的时候一个站左边第一位,一个站右边第一位,显然不符合史实。
其实我觉得,把电视剧的等同于史实,是这个评论犯的最大错误,这类似于有些人将演义等同于史书一样,没有弄清楚文章体裁所代表的意义。
其次,和珅不仅是清朝第一大贪官,还是中国历史上数得出的贪官,把纪晓岚跟和珅相提并论,是抬举他了。
第三,这部剧着重突出了纪晓岚在跟和珅斗智斗勇方面的成绩,但乾隆驾崩后,首先参劾和珅的是王念孙,也就是说,扳倒和珅在中间起作用而论,纪晓岚没占多大比例,真正在当时能够抗衡甚至压住和珅的应该是阿桂,但阿桂基于不忍让乾隆失去一个心腹的心理不说,于是让和珅活到了嘉庆朝。至于纪晓岚是否真的跟和珅斗智斗勇,我觉得当时和珅是皇帝面前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的信赖之臣,纪晓岚即使也受乾隆优爱特地擢他官居四品,但论实力论地位而言可能还不能构成抗衡的程度,但我再强调一遍,把历史跟演义,小说,编剧混同,是一个人犯的最大错误,你不能说他太过认真,只是认真错了地方,否则的话,我们便会失去很多想象发挥的空间。
第四点,纪晓岚的主要功绩其实还是在四库全书上,虽然可能当时占头名领衔的不是他而是陆锡熊,但陆锡熊也就是个挂名,真正在四库全书上起作用的还是纪昀,而四库全书的精奥之处,至今仍然被人称道,而且持论之平当也是在当时少有甚至是超出时代的。
另外一点可能是另外的话题,有人认为中国当时能够成为集大成的书,一部是明朝留下来的《永乐大典》另外一部就是《四库全书》,那么,既然有了永乐大典,为什么还要重编一部四库全书?这个观点认为是为了清朝统治,当时清朝入关统治了中国,首要的当然是文化教育,这一点上清朝意识在入关前就已经很清楚,他们学习中国文化,融入中国文化,并企图占领统治中国文化,而永乐大典是当时最集大成的一部典籍,涵盖范围之广是当时少有的,其实就是什么都包括,什么都涵盖,甚至不加太多区分,包容是中心思想。
清朝要在文化方面统治,明朝甚至前朝遗留下来的一些言论就不能不进行“清化”,否则一些不利于满族的言论容易影响民心,于是《四库全书》编撰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总的来说,清朝的统治者企图通过一部四库全书,来掩盖前朝所有的言论,统治当前的言论,扭转到对他们有利的言论,以便他们能达到的长治久安,特别是消除化解当时满汉特别是汉朝士子之心和民族间的内部矛盾。
好了,这部清史稿看到现在就等着纪昀出场,下面也没太大的期待。
----May 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