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善且坚定,对于咱们经历过传统管教出来的成人,理解起来确实有困难。
难点一:和善=妥协/骄纵?坚定=严厉/惩罚?
在固有的印象中,我们确实很容易将和善与妥协(骄纵)、坚定与严厉(惩罚)二者联系起来。为什么呢?因为生活中很多二元思维在影响我们——非黑即白!不和善那就必须严厉,不严厉就只能妥协。
所以为了打破这种二元思维,PD做了3件事情,一、换了个中性一些的名称(和善、坚定);二、明确了二者的内涵;三、指出了原则性的操作方法——“且”。
PD这样做的基础是什么?一个是基于个体心理学中社会关系的基础——尊重,另一个是基于个体心理学中个体发展的基础——长期目标——归属感和价值感。
难点二:如何做到“且”?
这一个字决定了我们行为的准则,要同时做到和善与坚定。如何做?课上我们给出了一个方向——分别对和善与坚定各自的内涵进行表达。
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向(思路),分解练习一下:
Step1:找到当下发生的事件中需要和善/坚定的内容
Step2:分别进行表达(真诚的而非带有控制目的的),可以先和善再坚定
Step3:可以辅以肢体的接触(拥抱、拉手、挨着坐......)
难点三:如何判断我的行为做到了“和善且坚定”?
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两步走:
Step1:角色转换,用孩子的视角,重新看待自己的行为
Step2:问自己一个问题:看了这样的行为,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最后一点:PD的工具着眼于长期的效果,所以需要我们坚持用下去才可能看到孩子的变化。期待一次使用就能看到转变,几率不大。
谢谢大家阅读!如果您认为这是个好工具,请多想想,为了创造使用这个工具的条件,“我”能够做些什么?例如:我很想在收拾玩具这件事情上使用和善且坚定,但又担心沟通时间太长,影响睡觉的时间,那我能怎么做才既能保证工具的完整使用,又不会影响上床时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