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里,全家来到池州市石台县游玩。
6日上午出发,第一站来到李白题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地方—秋浦河。在萦绕耳边的秋浦歌声里,老水手划着皮艇,带着我们从顺流而下,来到秋浦村。碧绿的河水下水草飘摇,飒爽的秋风中满声欢笑。
结束了漂流,一行人来到下游好玩又好看的“百丈崖”,远远地听到乐曲声、欢呼声,走近看,是到了一处网红摇摆桥—桥下是没脚的沙滩浅流,桥上巍巍颤颤,没有抓手没护栏,除了普通桥梁的连接作用外,还用于蹦哒摇晃。恰遇一个旅行团来到此桥,我家爷孙三辈先后上桥,在人群中跟着嘿呦摇摆起来。我先是跑到侧面抓拍照片,看到大家伙儿已经在桥上玩得起劲,收好相机加入大军。不想被前后两名游客“夹击”,没做功课的我啊,就这样被数次突然而猛烈的弹跳撂倒,再不能主动爬起。就像一条绝望的鱼儿在案板上,被迫着弹起、落下…在坚硬的蹦床上躺着蹦哒可不是什么舒服的体验,老公听到了我惨烈的求救声,跳下桥过来扶我起身,前后人这才停下疯狂的脚步。前面的小姑娘也是这般数次摔倒,起来,又摔倒…倒是乐此不疲,我们走远了还看到她在桥上舍不得下来,心中暗道不服老不行呀。
百丈崖上山的路分为两条,一条是用来蹬的,一条是用来攀的,两条路并行不悖,还可随时切换,甚为有趣。儿子每每有冲动攀岩,大多被制止了,毕竟深秋,虽然基本安全,一旦落水也是透彻凉的。唯有一处有网兜的地方,即使不慎跌落也不至于掉入水中,于是满足儿子的探险欲,看他紧抓铁索,稳稳地走在钢丝上面,原本揪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后面的阿姨们一边大呼惊险,一边对儿子连连称赞。他走完一遍自觉不过瘾,又回头走了一遍…
上山路上处处是挑战,也有些休憩地方。沿途我们参观了门前高挂野兔皮,堂屋摆放着长猎枪,墙上贴着蓑笠的猎户人家,还荡了荡十余米高的秋千,无不有趣有料。
要说百丈崖最惊险刺激的项目,个人觉得非高空飞人莫属。相距两米的陡崖,中间是滚滚波涛,两名工作人员分别在陡崖一边,一个负责送,一个负责接。腰间腿部系上安全带后,便让你抓紧唯一吊住自己的铁链,荡到对面崖上。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只是还来不及反悔,身后的工作人员已经卯足了劲推了一把,闭着眼睛哇的一声,已经被对岸的工作人员稳稳接住。老公也是分外紧张,乃至于起飞以后帽子也飞了起来,人也第一次撞到崖边没上去,在空中停了几秒钟,再次发力才得以上岸,真是有惊无险。
下山的路上,经过的是战争时期红军部队开辟的山路,时而翻山越岭,时而在深林中穿梭,地形如介绍般神秘而变幻莫测,有些地方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正好听着近代史,人不觉恍惚起来。今日的和平与安定,繁荣与幸福,离不开的是我党数十年的浴血奋战,呕心沥血。光荣的背后是责任与负重。婆婆紧接着说,过去红军经常是没吃没喝饿着肚皮打仗,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她的父亲当年就是一个兵,也参加过战役。对比现在的生活,感慨万千!
第二天,我们来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清晨刚下过雨,山中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进景区先来到严氏古村落,两三百年来的徽派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村前的大树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前人的历史。严氏祠堂中,嫣然书写着一百多位严氏名人,多的是诗人,学者,隐士。这是与世无争的地方,处处闻溪流与鸟鸣声,身在其处,心、灵亦沉浸于此。你看那河水清澈见底,看得清每一块沙石的色彩,人走在岸边,与树与花一同倒映在河里,真如同在山水之画中行走。牯牛降的美,是未被打扰的纯粹。如果真有桃花源,我想就是在这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