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的一部日剧《重版出来!》,是发生在漫画编辑部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练柔道的女孩受伤后退役进入编辑部工作,学习漫画知识、拜访书店、跟作家相处、遭遇停刊、营业额下降的等种种,初看女主未免有点像打了鸡血的样子,用力过度,但是越看越好看啊,编辑部三个字对于闲时喜欢翻几页书的人来说,本身就带着魔力,它连结着作家—书店—书—读者这些最有趣的群体。如果是漫画看好者,那就更是如获至宝了,说不定可以看到喜爱的作品和作家呢。
日本人拍行业剧,拍得真是好看,又写实又励志。看这种剧,内心不禁会想:就这样拍下去吧,最好永远没有结局。看完第二集,我受到感染,跟自己说,不如改行去买书吧。日本的书店真多啊,为了推动一本漫画书的销售,第二集女主和销售部的同事小泉要到120家书店进行沟通。看到那张书店列表时候,小泉摆出的是一张苦瓜脸,要跑这么多书店啊,我则惊叹,原来还有这么多书店啊。苏枕书有一本书,叫《京都古书店风景》,写的在京都生活期间拜访和流连过的书店,赫然在列书店很多,还有精彩的背后故事,真是让人羡慕。我生活的城市南宁,现在还存在的书店屈指可数。大学时代,我们一到周末就跑去消磨时光的文化宫的旧书摊和书店,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书店经营困难,爱买书的人本来也不多,仅剩的一些也纷纷转到网上购买了,送货上门,又方便又实惠,包括我自己。
日本人擅于从微小的事物里寻找出意义来。无论那个岗位在常人看起来是多么的普通,在位者都觉得很重要,是必不可以缺少的环节。所以,就算是书店里一个普通的导购者也总真心实意的微笑,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本书和每一个读者,就算是负责读者满意度的调查这种细微的工作,女主也是充满激情。就连一直讨厌销售工作,唯唯诺诺,患得患失,活得像幽灵一般的小泉,最后也从工作中获得的力量和自信。就算遭遇停刊、作家隐退、营业月下降等等出版行业的生存困境,他们还是在困境里坚守,努力求生。正如销售部的负责人说的那样,有趣的漫画也不一定好卖,没有哪本漫画能随随便便畅销,畅销的背后肯定有人为它付出努力,他们就是在背后努力的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之骄傲,销售书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反观自己,工作大多时候不过作为一种谋生手段,鲜有这种富有激情的工作状态。
像这样的剧还有很多,看完《交响情人梦》,你忍不住会想要不要去学钢琴、学小提琴。《调酒师》里,男主的职业不被父亲理解并与之产生重重矛盾,可是调酒师调出的一杯鸡尾酒却是遭遇生活困境人们的心灵按摩器,调酒师用自己的双手洗去他们的疲惫,治愈别人的同时治愈了自己。《料理仙姬》里面,有一个负责煮饭的姑娘,每天做的工作不过是坚持用稻草烧火煮饭,尝试着各种方法让米饭更好吃而已,而她的同学和朋友从事着的是另外一些诸如白领、高管等等“看起来更高级”的工作,她当然也有过自我质疑和挣扎,但是看到食客们满意的模样又重拾了工作的热情,认为自己做的工作同样也很有意义。日本人总是有能力将普通的工作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当然,那种坚守和执着并为之骄傲的工作状态,总是让我心生羡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