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第二章)习俗:贫不卖书留子读

(第二章)习俗:贫不卖书留子读

作者: 大可can713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09:02 被阅读0次

    习俗:贫不卖书留子读

    清朝周希陶编著的《增广贤文》,里面有“贫不卖书留子读,老犹栽竹与人看。不作风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我做不到“博极经史”,只有取首句为题,引出这篇与书有关的文章。

    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成为读书人的理想。科举取仕制度,为百姓打通了读书入朝为官的道路,激发了平民读书热情。在他们看来,读“经”就要“经世致用”,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就是鼓励子弟好好读书,今后有个好前程。小时候,在村里,经常听到这样两句话:寺庄村的先生,比下河北的狗多。言外之意,说明村民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从另外一个角度,可看出村民对读书人的尊敬。

    说起村里的先生,印象最深,记忆最多,自然是我的祖父。他老人家“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的精神,“即邑近郊结草为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澹然无求于世”的品质,“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的情操,安贫乐道,澹然自守,耽于书籍,终老不悔,以隐逸和逍遥摆脱现实束缚,追求内在精神自由,构筑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与精致高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由“耕读自守”的读书境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人生境界……

    这是我辈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啊!

    村民对子女的教育习惯,可说历史悠久,也可说是传统习俗。历史在我眼里那么遥远,遥远得我都不敢想象。据父亲记忆,村里的孩子,在农忙季节,主要以农为主,等到农闲时节,村民才把子女送进书房,让其读书认字。

    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日诵万言”当作读书美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说是读书方法。读书前,务必净手净面,着服礼祀,焚香祷祝。具体有六项规矩:一要净手洁案,二要态度严肃,三要口无杂言,四要收视反听,五要遥恶亲善,六要敬字爱书。

    先生人家及少数殷实村民,家中都有藏书,供子孙阅读。为防止书籍生虫霉变,村民每年在“开园节”(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将家中藏书、字画取出,让书页浸透光线,驱赶藏匿其间书虫,也有“开元及第”之意。据说六月初六,也是佛寺一个节日,叫翻经节。传说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不慎将经书落入海中,捞起翻晒经书那天,正好是六月初六。

    多数村民因家中贫穷,或读书无灯,或读书无书、无笔、无墨,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留下令人击节叹赏的佳话。祖父练字一事,可见一斑。

    据父亲回忆,新中国成立前,村里就设有学堂。村民习惯称呼:书房。祖父在解放前,就在村里教过书。据父亲讲,那时教书先生也有职称,祖父名字前的职务是:国民教员。新中国成立后,村里设有小学,全称为:寺庄中心小学。包括:白石村、南沟村、牧庄村、下河北村四所小学。寺庄中心小学上级为:庄磨联合学校。时任联合学校校长:孟时增(西社村人氏)。

    我村首任老师名叫卢汉书,白石村人氏,因染大烟恶习,没教几天就走了。第二任老师名叫陈伯良,也叫陈思忠,冯村人氏,老牌大学生出身,年龄与祖父差不多。第三任老师名叫田长青,向阳村人氏,如今还在世。第四任老师名叫李鸿计,辛曲村人氏。第五任老师名叫张如黄,上佐村人氏。

    父亲说,当时学校为复式教学,一名老师教一至四年级课程,当时学生比较少,尤其是农忙季节,学生就是二十多名。到了冬季,学生有四十多名。

    父亲提到的第六任老师,名叫张进诚,上佐村人,他老人家还教过我。第七任老师名叫吴果花,汾阳县人,她老人家是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成长影响至深。

    1949年父亲九岁,开始在本村小学读书,学制四年。1956年秋至1958年夏,父亲在白石村高级小学校读书,学制两年;1958年秋至1959年夏,父亲在麻会中学读书一年;1959年秋至1960年秋,父亲在豆罗中学读书一年。1960年秋天,豆罗中学改名:山西省交通技术学校。1960年冬至1961年6月,父亲在太谷交通学校校办工厂实习。当时抽走六名同学:父亲与王润科(下河北村人氏,跟父亲朋友)学锻工与铸工;邢良巨(本村人氏)与张玉根(杨家沟村人氏)学车工;焦保林(麻会村人氏)与李隆顺(辛曲村人氏)学修理工。1961年6月,山西省交通技术学校更名:豆罗中学。这时,父亲与其它五名同学,从太谷交通学校返回。

    据父亲介绍,当时村里小学为初级小学校,学制四年;以上是麻会完小,或庄磨完小,或忻县一完小,或忻县二完小,学制均为两年。村里第一批考上完小的只有一人:同族伯父张宝林,他老人家考的是忻县二完小,时间是1952年。后来他老人家又考上忻县一中,后来又考上原平农校。村里第二批报考完小的有四人:父亲、邢大成、邢四福、赵海林。父亲讲,初选三人:父亲、邢大成、赵海林。口试时,父亲与赵海林名落孙山,只有邢大成考上完小,后来考上忻县一中,后来考上忻县某中专学校。

    据父亲回忆,当时口试的题目:你是否有病?父亲如实回答,结果没有录取。当时父亲面色发黄,考官以为父亲真的有病。

    那个年代,谁没病?

    现在村里也有小学校。2003年之前,为五年制,之后为六年制。学生四五十个。以前还有幼儿班,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取消了。

    p:���� l�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章)习俗:贫不卖书留子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p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