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运的记忆,更多的时候是在大学的时候,那38个小时的K596。
11年的时候,我从甘肃的小城考到了合肥上大学,直达的火车只有一趟K596,那是一趟从新疆来往上海的车,虽然是K字头,可是一点也不快,基本上是缝站停车,逢车让车,经常把38小时的车程拉到40多个小时。
第一次离家没有经验,第一个寒假很意外提前放假了,我们学校是统一订票,学员队让我和一个老班长去合肥火车站订票,那是我来合肥第一次出校门。
南方的冬天总是阴冷无比,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只能硬熬,我和班长穿着常服从郊区坐公交车去火车站,一路上陌生而又新奇。
合肥这座城市很干净,让人特别有好感,人民也很淳朴,我也经常以安徽老乡自居,大学四年和那里充满了感情。
一路颠簸着就到了火车站,手里握着同学的身份证,看着火车站黑压压的人群,旁边还有旅店的招呼声,我赶紧把身份证攥紧了,我们翻过栅栏,抄近道到了售票大厅,为了大家的返乡旅程,早已把社会风尚抛在一边,一路跑一路挤。
可怜我们这些小城居民,无奈买到一张站票,到也没有多少失望,毕竟第一次回家,已经开始盘算回家要带些什么礼物,要拿多少行李。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放假了,队干部宣布完放假命令,我们签到之后就拖着行李箱出门了。
天空飘着零零星星的雪花,落在脸庞上,早就被我们回家的热情融化了,和同学去之心城买了合肥四大名点,买了黄山天都的烟,第一次回家总要给家里的亲朋带些礼物,逛遍了商场,行李箱已经像老母猪,拖着大肚子,不愿挪动半步,更悲催的是,拉杆竟然坏了。
和同学吃了顿散伙饭,我们就各自赶火车了。到了火车站,我才后悔买这么多东西,行李箱坏了,我只得抱着它一步一步往前挪动,一段一半多米的进站口,排队的人向一条盘着的蛇,里一层外一层,进站愣是花了一个小时,右手虎口已经青了,箱子也被地上的泥染成了迷彩色。
合肥力上海并不远,所以我们的那节车厢相当于始发车厢,空无一人,但是架不住合肥站人多呀,我把这半年的训练成果全都使出来了,才勉强站到前面,这就不得不佩服那些返乡的民工,他们经验丰富,动作敏捷,下手迅速,总是能抢占先机。
离队的时候,有同学给我说,内个别想最后几个座位是不卖的,就是给乘警和站票准备的,所以我瞄准最后的一个座位,先行下手,一个完美的抛物线,用背包占住了座位,随后又拖着奄奄一息的行李箱,步履蹒跚的走到了座位上。
我把行李箱放在了座位旁,主要是怕这个座位有人,这样我也能坐着行李箱熬过痛苦的38小时。
不一会车上就挤满了人,列车上人们已经突破了人和人交往的最小距离,不用扶就能站的很稳,要是穿过一节车厢去上厕所,非得一番思想斗争,不到忍无可忍是不会去上厕所的,还好我比较瘦,能一路插着缝隙游到对面。
空调车封闭了暖气,也封闭了所有的气味,脚臭味、汗臭味、泡面味、泡椒凤爪、瓜子……,令人作呕,得时常挣扎着站起来,吸一口还算干净的空气,要不然非得吐出来不可。
晚上才是最难熬的,没有多余可以趴的地方,只能头仰着睡觉,过道上横七竖八,大家蜷缩着,是不是传出鼾声和小孩的哭闹声,让人本来无法忍受,烦躁至极,甚至埋怨到了国家的计划生育。
一路熬,一路走,春运可能就是这样,不管再苦再累,那一声妈妈的呼唤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车上大家聊的已经回归到了家中的父母,小时候的过年,好像这一年的辛酸苦辣在回家面前都已经烟消云散。
终于,我在站台上看见了爸爸招手的身影。
我回家了,我陪你们过年。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14)篇1388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