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我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能够感觉到身体是疲惫的,但是内心是充实而又激动的......
上午前两节走进六一班的教室,聆听了王老师的数学课,授课内容是“圆的认识”第二课时,主要是从圆的对称性、不密铺性,及圆与正方形的关系再次深入的理解圆。两节课思路很清晰,学生能够沉浸在思维的碰撞里,不断的更新自己对圆原有的浅显认知。最值得学习的是王老师在画图、折纸这些动手活动中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体验时间,这一点在我的课堂上,往往做的不太好,总是失去“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的耐心。课后和王老师交流了两点:1、课堂上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提问检测学困生了解学情,从而临时调整预设的授课思路;2、对于平面几何题要有意识引领学生从直观的画图解决,慢慢过渡到用抽象的思维形式解决,即用算式解决。
三四节在我们班也是和学生继续研究圆,还给孩子渗透了教材之外的圆心角、弧的相关知识,发现学生对于深入研究事物的渴望特别强烈,正如苏氏理论,合理的挑战感能够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刺激。
下午的第二三节是每周的数学教研活动,本周分别由一年级的李老师和二年级的郭老师执教。
李老师为大家呈现的授课内容是“方位游戏”中的认识上下,设计思路完全符合低年级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数学。她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展开了浪漫—精确—综合的课堂结构,分别设计了讲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甲骨文“上下”的演变、听口令做动作、描述位置关系、写绘作业5个板块。让大家实实在在的看到了一节与众不同的示范课,为我们打开了别样的数学教育之门。这样大胆、冒险的尝试也足以证明李老师对学生、对教育的真诚与热爱。
郭老师讲的是乘法的认识,课堂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加法算式得到乘法。课堂上加入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人物,让孙悟空、七个小矮人走进了数学情景。整节课孩子们很投入,学的也很扎实。可见,郭老师在备课做到了眼里有学生,课下备课时肯定没少下功夫。
在第四节的评课环节,数学组的每位同事发表了对以上两节课的看法。一直以来,我很欣慰在启点学校有可以一路同行的歌者,她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毫不隐藏,开放自己的教室热情真诚、对待本职工作勤勉努力。为此,每次评课我也会尽心为每个老师送上自己的理解。
我说:李老师需要在三个方面修炼自己。第一、培养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比如放低声音,为故事增添神秘感。语言要详实但又不啰嗦,为故事增添画面感。第二、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比如本节课“上下观念”的冲突是:打破有限的空间感,上面不一定是目之所及;还有让学生经历一个物体可能是在上,也可能在下,是因为参照物的不同。第三:每个版块的衔接要自然、流畅,时间分配不能均匀发力,要有略有祥。
而对于“乘法”的认识,是在我近段时间看一些有关数学的书籍之后有了打破常规的认识——乘法的出现不是来自加法,来自“倍”。为什么呢?举例说明
一、其实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情景一般有4种
1、等组即重复集合(例如:有三张桌子,每张桌子坐四人)
2、倍数比较即多一对应(女孩三人,男孩是女孩的四倍)
3、多行多列(四个孩子一排,共三排)
4、笛卡尔乘积(三件上衣、四件裤子,有几种穿搭方法)
认真分析以上四种情景,如果用加法是不容易解决第2个和第4个的,这样就说明用加法教乘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而如果我们用“倍”来解释的话,更符合乘法的意义。这样多样化的情景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
二、以前我们都认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就像加法的升级版。其实这样对乘法是不公平的,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应该先命名“倍数关系”也就是乘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建立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也就是先命名再关注运算间的关系。正如我们在学习除法的时候,认识到除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但从没有说过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三、我们永远不能否认加法有助于理解乘法,但我们总不能每次都绕道加法,再抵达乘法。所以乘法应该作为一种新的、更加形式化的运算送给儿童,儿童需要直接的领会它。
在发表过这些想法后,忽然想到,十年后、五十年后、百年后......乘法的认识又该是怎样一个过程呢?今天在这里所发生的一切、这些临时性共识在若干年后教育的洪流里犹如惊鸿一瞥。想到这,很庆幸用文字记录了今天发生在身边的一切。
如此来看教育是具有时代性的,也是有保质期的。比如我们小时候老师教过的某些知识都已经被删减或修改。迫切感觉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观念的自觉性,通过阅读、写作、反思不断的提升自己。但这也注定是一个经历考验、不断否定自己、不断重组认知的过程。
网友评论